读天下精彩故事,品世间百味人生【98故事网】
98故事网-经典故事_精选文摘_当代小说在线阅读
当前位置:98故事网 > 历史故事 >君子之交淡如水

历史故事《君子之交淡如水》

栏目:历史故事|日期:2022-04-17|来源:青年文学家|作者:石宇晴|阅读:手机阅读

历史故事《君子之交淡如水》内容如下:

五、“乌台诗案”至二人去世

苏轼到了杭州后的确安静下来,他也开始反思自己曾经的做法和变法的利弊。熙宁七年,王安石因党争第一次被罢相,苏轼竟对此颇有不满之意。在徐州任职期间,他对新法部分内容已经开始表示肯定,这就是苏轼,有着常人不能比拟的胸怀和聪慧。

此时苏轼也只是略有反思而已,但“乌台诗案”后的苏轼绝对是有悔恨之心的。熙宁九年,王安石在做了一年宰相后再次被罢,从此隐居钟山,再未还朝。苏轼万万没想到,王安石下台后,更大的祸患在等待着他。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被李定等人连章弹劾,“言事之风”盛行的宋朝也会惊人地发生“文字狱”,还发生在了最负盛名的文章诗词大家苏轼身上。而一切的祸患根源竟然是因为当年苏轼弹劾王安石的数篇文章,当年苏轼也不过是被贬官,却在王安石下台后因此入狱且有性命之忧。王安石下台后,党争并没有结束,甚至早已变得毫无原则,打击异己是当时斗争的目的,苏轼官职卑微,也无大功大德而言,自然是第一个被打击的对象。

苏轼入狱后,生死关头,竟是王安石一句:“安有盛世而杀才士乎?”让苏轼躲过了大难。王安石知道神宗爱才,最重视文官,再加上宋代的风气,救了苏轼,也救了自己与苏轼的关系。其实他与苏轼的关系也无改善的必要,但他是不折不扣的君子,他有仁义、爱才之心,即使与苏轼矛盾巅峰时期,他也从未想过要夺苏轼性命,此时的他依旧选择放下私人恩怨。从此以后,苏轼对王安石态度发生改变。

这一生死劫让苏轼开始彻底反思过去,他开始看到新法的好处,看到王安石的才能,还屡次劝谏朋友不必再上书反对变法。王安石经历罢相之后,也终于明白自己的变法过于激烈,属实有不妥之处。元丰四年,王安石夸赞苏轼文章,也得到了他的积极回应。元丰七年,苏轼至金陵拜会王安石,无论是私交还是政见,都达成了和解。二人恩怨就此了结。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党争的暗影之下,对立的立场难免产生矛盾,苏轼年少轻狂,言辞激烈;王安石心高气傲,固执己见,二人的交锋不可能不激烈,可二人又皆是品行端正、胸怀宽广之人,二人的和解也是意料之中,二人的品行和感情都不必怀疑。

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王安石卒于钟山,离开了他心心挂念、耗尽一生的宋王朝,也结束他这褒贬不一、后世难说的一生。苏轼为其作《王安石赠太傅制》,对王安石的品德和文章进行褒扬。其实苏轼到底也还是旧党,后来他为避免新党崛起数次写反对词,并强烈反对王安石配享太庙。但苏轼与王安石一生为党争所困,能够和解已经实属不易。唯一能确定的是苏轼对王安石的感情是真切的,他曾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怀念故去的妻子,也写下了“从此归耕剑外,何人送我池南”怀念王安石。

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苏轼卒于常州。

六、总括

“亦敌亦友”是对二人关系最好的概括,苏轼对王安石的态度发生过剧烈的转变。从早期的不满到后期的肯定,二人的关系从水火不容到建立友情,这期间横跨他们二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时期,也横跨了宋王朝的关键时期。宋王朝的“积贫积弱”令王安石进行变法,“重文轻武”使文官胆大敢为,“言事之风”使苏轼敢于进言,而这一切因素难免发生党争,二人也难逃于此。可德行是党争之外的,二人未被党争所彻底困住,惺惺相惜才是他们最后的归宿。党争是二人交锋的主要原因,品行是二人和解的原因。党争是阴暗的,可他们二人是光明磊落的;党争的手段是龌龊的,可二人是清白的。

宋王朝本身就像一个文人,他谦卑恭敬,彬彬有礼,百余年间成全了数位帝王的仁义之心,成全了无数士大夫的报国之情。苏轼与王安石生逢其时,神宗给了王安石变法的机会,也饶了苏轼的放肆,才能有后来的金陵之会,才成全了这段如水般的君子之交。宦海沉浮多年的二人,最后都在山水之中,以避世之态离开人世。二人的交锋停止,可宋朝的党争依旧继续,正所谓“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lishi/1434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页 1 2 3
阅读相关历史故事标签:历史人物故事
本站所有故事、文摘、小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2024 98gs.com 98故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3060号-2
合作 / 友链 / 建议请联系E-mail:3257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