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君子之交淡如水》内容如下:
宋仁宗毕生追求共治,爱民如子,惜才爱才;宋英宗在位期虽短却仁爱宽宏;宋神宗更是继承了“文人治国”的思想,他十分赏识王安石的才干,继位后便听取王安石的意见,进行变法革新,史称“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正值此时,苏轼结束三年守孝期,回归朝廷,此时包括恩师欧阳修在内,苏轼曾经结识的良师益友都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新法而被迫离京。此时的朝野已不是他年少初入仕途的景象,苏轼心怀天下,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其人性格豁达,敢于直言,屡次上书批判指责王安石,自此二人的交锋已悄然开始。其后数十年间的种种,以及二人的“君子之交”,皆可从这场政治斗争中分说一二。
一、苏轼与王安石的早期经历
研究他们的早期成长经历,会发现早年的苏轼与王安石皆是年少成名,一入京城便声名鹊起,均得到欧阳修的赏识,皆是不可多得的麒麟才子。他们二人是当时宋代文人的典型代表,自幼学习四书五经,奉行君子之道,有文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王安石生于名门,身负盛名,造就了一身傲骨,他曾在给欧阳修的回信中写道:“欲传道义心犹在,强学文章力已穷。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言辞谦卑恭敬的同时又道尽自己将弘扬道义,实现治国之志,果真是少年狂傲。苏轼生于望族,师出名门,且才华横溢,其豪放率真的性格尽人皆知。王安石和苏轼早年间都多次进出朝廷,王安石拒绝朝廷多次,苏轼的仕途因不可抗拒的原因几次被打断,要知道一旦他们再次入仕为官,心中必是有壮志要实现,外加一身傲骨,意气风发的男儿定是要有一番作为。文人之间的狂傲又总是温和的,他们之间惺惺相惜,相互敬佩彼此的才华,相互宽容彼此的狂傲,也正因此,才谱写了那一段亦敌亦友,说不清道不明的“君子之交”。
二、苏轼与王安石背后的北宋
北宋历来是争议较大的王朝,赵匡胤“陈桥兵变”开创北宋王朝后,大力实行改革,突出特点是官僚体制的相互牵制,宋太祖为使宋朝免受割据混战的痛苦,实行的一系列政策造成了“重文轻武”和“三冗”的现象,以致后期出现积贫积弱的现象,这也正是王安石进行变法改革的原因。同时台谏制度令百官敢于进言,使得“言事之风”盛行。
这种“言事之风”的盛行,以及“重文轻武”的政治现象使当时的文官敢于进言,敢于批判政治,宋士大夫崇尚正统,敢于进言被认为是君子所为,所以才有后来苏轼数次进言批判王安石。科举制度的完善给王安石和苏轼创造进入朝廷的机会,而这种“言事之风”也为二人提供了后期争辩的条件。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lishi/1434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