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散落的柔软》内容如下:
待到杨箕村彻底拆除改造的2010年初夏,老魏在这里已经住了将近8年。这8年里,农民老魏不仅在老家的旧宅基地上,花好几十万建了一幢小洋楼,还在县城买了一套三居室的洋房。当我问他为什么不在广州买一套房子时,他指着打扮得颇为洋气的妻子说:“她说我们最终还是要回到老家。”然后是呵呵一笑,“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要不是她阻拦,我现在不用开书店了。”他妻子迅速回敬:“你就一穷命,还怪我。”两个人哈哈的笑声中,我听出了他们对现有生活的那种发自内心的满足。
3、
看着面前蜿蜒曲折的巷道和紧紧挨着的握手楼,密密麻麻、遮天蔽日,就算在正午,楼与楼的夹缝之间也透不进一缕明亮的光线。尽管我是第一次走进石牌村,但我还是凭着我多年的广州城中村生活经历,找到了位于匡居大街一巷的老乡小伍,真真实实地见识了大名鼎鼎的石牌村。
小伍是我湖南的乡邻,相距不过七八公里。2000年春,湘潭大学计算机信息专业毕业的他,辞去在县城一家事业单位的工作,只身来到广州寻找属于他的人生新机遇。他在石牌村安顿下来一个礼拜后,终于在太平洋电脑城的一家IT公司,找到了一份月薪2200元,还包吃午餐的工作。当他拿到第一个月工资时,他说用欣喜若狂来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一点也不为过,除去280元房租和其他开支,他在他办的第一张中国工商银行的卡里,存下了1600元。
平时下班后闲来无事,小伍会约上三五个同在电脑城打工的朋友,找一家快餐店坐下来喝啤酒海侃。那时候的快餐对我们这些寄居者来说是幸福的盛宴,一个现炒的肉菜连同米饭,3.5元到5.5元不等,比现在好喝得多的老珠江啤酒也才3元一瓶。小伍每次都会点一份猪肚酸菜饭,猪肚是他最喜欢吃的肉食,他酒量不大,一瓶啤酒已经到顶了。大家把各自点好的菜拼在一起,以自己的为重点,边吃边聊。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在夹杂的各种乡音中,聊些诸如产品销售技巧、市场状况,以及老板的为人等等话题。
那个时候的小伍是公司里专门的技术人员,他不用为工作业绩的事情犯愁。这并不代表他不会产生业绩。这大约就是我们所说的运气,这种东西,冥冥之中应该是存在的,在他入职这家公司的第四个月,一个一起吃快餐喝啤酒的朋友给他介绍了一单生意,他帮老板卖出了四十台惠普扫描仪,每台销售价2000元,一次就为老板带来80000元的销售业绩。身为福建人的老板也会做人,按照公司业务员的提成率,给了小伍6000元。面对这样一笔“巨款”,小伍不具贪念,分了一半给介绍这单生意的朋友。当晚,小伍还做东请这位朋友在石牌东路上的一家湘菜馆里大吃了一顿。
等到第二年开春,已经在公司里占有了一席之地的小伍开始不满足自己的境地,他开始筹划要做给自己打工的老板。他用这一年多存下来的几万块在石牌村匡居大街一巷租了一间一楼的房子,做DIY装机生意,主要经营利润低廉的主板和机箱。而其他的产品就从同行仓库里拿,大部分都在城中村距离近,上班后拿货过来,放在店里摆着,下班后没卖出的再还回去。这也是当时电脑城的规则,有钱大家一起赚,相当于大家集资合作开一家大型的装机店,什么配件都能够找到,互通有无。
年底的时候,小伍银行卡上缓缓上升的数字,终于有底气支撑他在太平洋电脑城第二期的三楼租了一张柜台。4000元一个月的租金,在当时整个三楼三百多个柜台的容量中,不足200个正常营业的柜台,与如今激烈的竞争形成了天壤之别。创业的第四个月起,小伍的档口每月就有了不菲的利润。
2003年过后,石牌村这个在广州直到今天都赫赫有名的城中村,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以及距离东莞、佛山、中山和深圳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便宜的地租和强大的“人力储蓄池”功能等优势,又吸引了颐高数码广场、百脑汇广州店等国内外重量级的电脑卖场相继进驻,与太平洋数码广场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很快,小伍的生意就初具规模,上网用的“猫”、电脑光驱、摄像头、U盘、MP3、MP4等等,几乎都能在他这里买到。鼎盛时期,他在天河电脑城拥有了两个档口,南方电脑城和百脑汇各一个档口,年销售额有了数百万元。他的十多个员工,也像当初的他一样,全部住进了石牌村。而他自己,则搬进了华南师范大学附近的华景新城。
这些,都是我在认识小伍之后,一次又一次相逢在石牌村西荣华街的一家川菜馆里喝啤酒时,他对我的述说。
有一次,我们从一家苍蝇馆里出来,不知谁家的窗口飘出熟悉的歌词:“我楼下是防盗门的加工厂,生意特别好,声音特别响,吵醒了我和爱睡懒觉的姑娘。鸡狗合啼着,欢迎来到石牌村庄,霓虹灯一亮,夜里演着戏,夜里把歌唱。石牌村唱到天河村,天河村唱到杨箕村,是村还是城,是城还是村。天刚蒙蒙亮,困意上了床,太阳是希望,白日真紧张。”这是曾经寄居于此的摇滚歌手王磊的那首着名的《石牌村》。这种自嘲,让同为城中村寄居者的我瞬间有了相通的况味。
而逼仄的巷道里,那些与我擦肩而过的行色匆匆的男女,他们也跟我一样,潜藏在背井离乡匆忙身影后面的故事,不一定跌宕起伏,当然也不会是一味的阳光灿烂。在故乡,或许有不堪的往事,或许有人生的藩篱,但最终,我们相遇在各自的异乡,出于一种人生而自由的本能,开始寻梦。目光中强烈的渴望,就是我们这些寄居者的希望之根,也是我们顾影自怜的人生经历里长久的记忆,亦是我们命中注定的吾心安处。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2801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