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叩拜黎山》内容如下:
一、
弯转曲折的南圣河流过五指山南麓,生我养我的畅好农场就在南圣河畔。我七岁时在农场职工子弟小学读书,班里有许多黎族同学,都是在黎山长大的孩子。班里有位年长我两岁的黎族同学,同学们都叫他“老权”。
农忙季节,学校组织我们到黎村收割水稻。一次,我的手被镰刀划伤,血流不止 ,老权跑到田边扯下一把飞机草,将嫩叶塞进嘴里边嚼边跑回来,从嘴里吐出粘稠的绿色浆液,敷在我的伤口上,几分钟后流血止住了。
我问老权怎么知道飞机草能止血,他给我说:“我们生长在深山,长大还要在山里讨生活,难免遇到各种意外,长辈们就教我们就地取材的自救常识,只要采到对症的草药,都能化险为夷。”
我问:“你们为什么喜欢在深山雨林里安营扎寨?”
老权说:“深山雨林能供给我们吃穿衣食。”
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里有无数的河流涧溪、有繁茂的山坡野地、有水草丰美的平滩。树林间有野兽、溪水里有鱼虾、山坡上有植物。树上结的、藤上牵的、土下埋的、溪里游的……都是黎人的食物来源。
深山雨林还有森林树木和竹子藤蔓,都是黎人搭建船形屋、制作桌椅板凳和劳动工具的材料。
黎人依山筑造村庄,傍水搭建峒寨,垦荒山耕田地。他们定居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周边有一道道天然屏障抵御外族入侵,减少台风影响。山水相宜,水草肥美,空气清新,宛若仙境。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念中学时,一个暑期的日子,我们组成五人的“雨林探险队”,由老权当队长,对深山雨林进行探秘。临行前,老权要求我们不穿鞋不戴帽,穿短衣短裤,携带砍刀带上竹篓或挎包。集合时发给每人一条系有绳子的小木棍,绳头末端吊着小纱包,纱包里是盐巴。老权的额头上扎着红布条,藤篓里别着山刀,颇有黎族头领的风范。
“那座山叫‘白雾山,就是我们今天要去的地方。”老权指着远处一座山给我们说,“家有家法,山有山规,进入深山就得按我们黎人的规矩行事。”说话间,走到一棵大榕树下。榕树根部有块很大的黄蜡石,油光铮亮。巨石上有尊土地公神像,鼎里放满了敬香的香炉,三个摆放整齐的酒杯,能看出常有人来此膜拜。
老权神情虔诚,双手合十,对土地神鞠了三个躬,嘴里用黎话念叨了几句。
我们也跟着他鞠躬。
“进入深山雨林会惊动山神,山上的植物动物都有灵性,我们祈祷土地神保佑我们。”老权给我们说。
现在回想起来,庄重的“自然崇拜”仪式,反映出黎族同胞千百年来热爱深山雨林,与其相伴共存、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
一条小河呈现在眼前,老权嘱咐大家先把小盐包放在河水里浸泡一会儿。山路越来越窄,茂密的草木遮蔽了路面。老权奋勇当先挥刀砍断挡路的藤木,为我们开路。
“哎呀,山蚂蟥爬到我脚上了。”我的胞弟惊叫起来。
深山雨林的山蚂蟥有“吸血鬼”之称。它们闻到人或动物的气味,就会从四面八方迅速集结,攀附到动物身体上吸血。被山蚂蝗叮咬过的伤口流血不止,奇痒难耐。
“别怕,把小盐包往蚂蟥身上拍打几下,它就会掉下去。”老权说。
随着在雨林中的深入,山蚂蟥几乎侵袭了所有人,但都被我们携带的小盐包击退了。
进入深山,不时看到人类活动的痕迹。老权告诉我们,黎族人进山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凡是打上草结、划过刀痕、做了记号的东西都不能随便搬动,更不能拿走。因为,那些东西已有所属。
“注意!”老权喊叫一声,我们立即停住脚步。老权指着一条横在我们头顶的弯竹子说:“看,竹子上缠着一条青竹蛇,它会伤人。”
老权叫大家退后,他跑到竹丛的根部,砍断那根竹子,趁着竹子尚未倒地,老权将带蛇的竹子直接扔下山沟。
我终于明白,老权叮嘱大伙别穿鞋戴帽上山,是黎族同胞长年在深山雨林生活的经验之道。
遮天蔽日的深山雨林是热带动植物生长的天堂,山里珍藏着长臂猿、坡鹿、猕猴、飞蜥、睑虎等野生动物,森林里有根抱石、高板根、古藤缠树、老茎生花、空中花园、树木绞杀等雨林奇观。
我们这些探险队员气喘吁吁,口干舌燥。我提议休息一会儿。老权跑到附近砍下一段手腕粗、丈余长的山藤,把山藤截成五节分给大家。
“这是’鸡血藤,里面有淡红色的汁液,用嘴对着刀口吸吮,解渴润喉。我们黎人进山,渴了就把这个当水喝。”
老权谈性更浓:“眼前的这棵是大板根树,左边那棵是铁梨木,右边那棵叫陆均松,后面那棵叫香椿木,山藤也很多种类,过江龙、鸡血藤、无根藤,还有红藤、白藤……我背的篓就是用红藤编织的。”
突然,两只山鸟从涧溪水潭中飞出。老权放慢脚步,带我们走近鸟儿飞出的水潭。
清澈的溪水里游动着好多条黑鱼、塘鲺鱼,还有一只山龟,它们正在吞食一种果实的浆液残渣。老权说这种梨形果实是水潭边一种大叶树根茎部结的果实,可以吃,叫“木乃果”。
老权安排我堵截入水口。他和另外两人把水潭的出水口拓宽挖深,加快排流速度。半个小时后,水潭变成浅水坑。我们跳进浅水坑,大鱼都被我们捉进篓子里。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2646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