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下精彩故事,品世间百味人生【CTRL+D 收藏98故事网】
98故事网-经典故事_精选文摘_当代小说在线阅读
当前位置:98故事网 > 精选文摘 >断舍离与囤积癖

精选文摘《断舍离与囤积癖》

栏目:精选文摘|日期:2024-08-07|来源:读者|作者:王小伟|阅读:手机阅读

精选文摘《断舍离与囤积癖》内容如下:

想真正摆脱物的困扰,靠断舍离是做不到的。沉迷于断舍离一旦走火入魔,人就会罹患仇物症,就像减肥者不幸得了厌食症一样。以为通过对物的排斥,就能纯化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是一个特别单纯的错误。人都是物品依恋者,物是走入精神深处的梯子。我们经常说待人接物,接物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待人的态度。如果你真的践行断舍离,反倒可能变成一个冰冷的人,没法自然地待人,要过一种很萧条的人生。

感觉到为物所累,关键不在物本身,而在物的生产被少数人垄断,以至很少有人还能对物有充分的认识和丰富的体验。我们往往仅知道一个东西能用来干什么,但不知道它从何而来。在商品时代,要建立妥当的人与物的关系,势必要求人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对物的理解,这有赖于发生一场内在精神的大变革。人一旦开始真正重视物的介入,反而不会随意让大量的物挤入生活,就像重视爱情的人,其伴侣数量通常十分有限一样……

人是非常善于归咎的动物,有不开心的事,就要找一个可怪罪的对象。如果不是自己的错,那就是别人的错;如果不是别人的错,那就是资本的错;如果资本也没错,那就是东西的错。不少人类学家和哲学家提示我们,人的本质不单是智人(Homo sapiens),还是工具制造者(Homo faber)。物不是一个中立的、被动的工具,它实际上具有意向性,能参与构建我们的知觉和心灵。

人对故人的追忆、对故事的反刍实际上不是在脑中任意完成的,它通常是通过物的引导实现的。人的精神像四处乱飞的苍蝇,很难安静下来,常常杂念迭起,千头万绪。物的呆板能给精神提供一个锚点,扣紧这个锚点,人才能从此岸的世界成功地登陆彼岸的世界。一个年轻人使用一个东西,可能仅仅是把它当作纯粹的工具,当年龄不断增加,生活经历足够丰富并经过岁月的发酵之后,这个熟悉的物件就变成一件“礼器”,承载着大量的生命信号。

对中年人来说,物不单是工具,它还关乎过去。铁丝并不仅仅能用来绑东西,它也可以被做成衣架。衣架多年以后还在用,但做衣架的父亲已经不在了,看着这个衣架,你会想起父亲。一个细腻的中年女人,把母亲去世前做的豆包冻了起来,一两年舍不得吃,就那么存在冰箱的角落里,仿佛母亲还在世,自己还享受着她的关爱。物比人坚挺,物因为缺少灵魂而呆滞、倔强,能够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因此成了一个完美的时间琥珀,看着它就能让人想起围绕它所发生的人间苦乐。

对老人来讲,物则关乎未来。我逐渐理解了为什么很多老人都有囤积癖:一方面,老一辈人所用到的物,绝大部分的生命周期是短暂的,这是由物性决定的。他们用草木灰刷碗,用皂角洗头,纺线作衣,斫木成车。经过几次轮转,这些东西都会隐入烟尘,不留痕迹。因此,老一辈人特别爱惜物在每个轮转中的停留。但我怀疑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精神层面的。当你看到一屋子杂物的时候,老人心中的这些东西实际上都是被码放整齐的,一点儿都不凌乱。在他们心里,当下用的东西当然是要保留的,而旧的东西也不能丢,一方面是因为它们承载着自己的心血和重要的生活记忆,丢弃了它们就像背叛了自己的生活一样。另一方面,这些满载过去的物件,其实是被储存在未来之中的。老人们经常说,这些东西不要扔,以后还用得到。这提示我,未来用不到的东西,就真的无处安放了。对老人来说,旧物在将来到底用不用得到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将自己看成一个有未来的人!每个人在生命意义上都是一位老人,我们真正持有的只有“过去”,每当你注意到自己的“当下”,它其实已经成了“过去”。就是这样一个生活在过去时的物种,却要用最大的野心去盘算未来。有时候我想,每一次母亲掏出一个囤积许久的塑料袋并拿着它去买菜时,都完成了一次心灵的疗愈,它确凿地说明旧物可以新用,枯木也能逢春。

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东方文化称作“崇物”的文化,而将西方文化称作“制物”的文化。东方人对天下万物抱有很深的感恩情怀,物在俗事上与人“交往”,而不是纯粹地被拿来使用。比方说,中国的宇宙生成论强调格物致知、万物一体、天人合一。在这个宏大的语境下,中国古人从来没有把物仅仅当作简单的工具,把人和物割裂在两个存在领域,而是视人和物为有着根本上的联系的、彼此亏欠着的共同体。格物致知、待人接物,中国古人的精神世界,值得我们再一次走入。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25287.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页 1 2
阅读相关精选文摘标签:杂文随笔
本站所有故事、文摘、小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2024 98gs.com 98故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3060号-2
合作 / 友链 / 建议请联系E-mail:3257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