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谁知拢翠私心语》内容如下: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妙玉悄悄拉着宝钗、黛玉到耳房吃“梯己茶”,宝玉随后也跟来了。对妙玉拿给宝玉的茶具,书里是这样说的:“(妙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
这句话交代了三件事:一,妙玉常日吃茶用的是“绿玉斗”;二,妙玉把自己的专用茶具拿给宝玉“同用”;三,如果“仍”不是衍字,加上“前番”二字,分明在说宝玉不是第一次用“绿玉斗”。
先说说第一件事,妙玉的“绿玉斗”。
“斗”是古代的酒具,方形,上大下小,一侧有把手。有后人将酒具用作茶具,妙玉即是一例;“绿玉斗”,表明此物的材质为“绿玉”。
粗看“绿玉”二字,似乎不难理解,“绿玉”就是绿色的玉。但要给“绿玉”下个准确的定义,还得费些口舌。首先,广义的“绿玉”至少指两种东西:一种是属于“硬玉”的绿色的翡翠,一种是属于“软玉”的绿色的玉。
翡翠并无公认的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大体以“种水”和“颜色”来区分高下。因为业内经常把翡翠称为“玉”,所以绿色的翡翠也可称“绿玉”。翡翠是外来的东西,虽说在东汉已有记载,但考古学界至今未发现宋代以前的翡翠制品。据徐霞客的《滇游日记》记载,他在崇祯十二年(公元 1639年)五月至云南腾冲,见当地人从缅甸贩售“翠生石”(“翠生石”即翡翠原石)并加工成翡翠制品。当地人还送给徐霞客两块翠生石,工匠将这两块翠生石加工成两个印池和一个杯子,工钱为一两五钱银子。徐霞客说:“盖工作之费,逾于买价矣。”这句话很重要,一是表明徐霞客目睹了翠生石及其加工的过程,二是确证翠生石并非产自云南本地,三是透露出翠生石不值钱,比工价还低。可见至少在明末,中土人士对翡翠的情况还不是太熟悉,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的看法,他认为翡翠是在十八世纪后期从缅甸经由云南传入中国的。
弄清楚这个情况,再来研究妙玉的“绿玉斗”,也就不难得出结论了。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时间虽然在徐霞客写《滇游日记》之后,但那时翡翠仍不多见,不为时人所重。所以妙玉的“绿玉斗”应该不是翡翠材质的,当是用“软玉”一族中绿色的玉制作而成的。
说到“绿玉”,其实在古诗中很常见,如李白的“遗我绿玉杯,兼之紫琼琴”,项鸿祚的“堂前绿玉卮,门外青丝鞚”,丘逢甲的“七尺珊瑚绿玉盆,宝花璀璨照天门”等,但“绿玉”的名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确立。直到明代,才开始按玉的颜色来分类命名,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论》有云:“绿玉,深绿色者为佳,色淡者次之,其中有饭糁者最佳。”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也曾记载“碧如菠菜”的上等“绿玉”。因此,妙玉喜用“绿玉斗”是有道理的。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2486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