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下精彩故事,品世间百味人生【98故事网】
98故事网-经典故事_精选文摘_当代小说在线阅读
当前位置:98故事网 > 精选文摘 >古镇资丘的悠悠岁月

精选文摘《古镇资丘的悠悠岁月》

栏目:精选文摘|日期:2020-02-17|来源:互联网|作者:温新阶|阅读:手机阅读

精选文摘《古镇资丘的悠悠岁月》内容如下:

1975年,大中专恢复招生,我本来填报的是湖北中医学院,后来,因为父亲是“四清”下台干部,政审没有通过,后来被补录到长阳县师范。

入学那天,我是第一次进县城,第一次见到清江,那份兴奋,那份激动不言而喻。

而有几个同学则对我的这份兴奋和激动多少有些鄙夷,他们都是来自资丘的,不单是来过县城好多次,而且资丘可以说是长阳的第二大镇,抗战时还做过长阳县城,资丘人无论走到哪,脸上都洋溢着几分自豪。

后来我才知道,他们的这份自豪很有道理,很值得尊重,甚至我也因为以了解资丘有了一点自豪感。

1、

资丘,真的可以说历史悠久。

公元558年,北魏在资丘设置亭州,后设资田郡,辖盐水县;公元581年,隋朝废除资田郡,公元605年,改亭州为庸州,又置清江郡,辖巴山、盐水二县。据《隋书·地理志》记载:“盐水历隶江州、津洲、清江郡。”公元621年,唐朝废除庸州、清江郡,有史以来前后于资丘置州郡共60余年。

南北朝时期,长阳称为盐水县,县治设资丘。

资丘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跟它的地理位置有关。过去,陆路交通极不发达,江河是主要的交通通道,货运、客运依赖舟楫,而清江,则是鄂西南的黄金水道,但是,清江上滩多水急,仅从巴东入境出宜都段共148公里,就有险滩110处。木船上行至资丘,因为向王滩阻隔,不能继续前行。因而,资丘就成了鄂西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食盐、布匹等工业品在这里卸船起旱,运往恩施、鹤峰、建始、巴东以及长阳周围的大山深处,而这些地方的生漆、桐油、药材等山货土产也从四山五岳集中到此,上船运到宜都、沙市、汉口、湖南。

商人对于商机是最敏感的,很多商人看到了资丘的地理优势,陆陆续续纷至沓来。最先是江西帮进入资丘,继而汉阳帮不甘落后尾随而来,当然也还有本地帮。也许是儒家思想的长期影响,三帮都能恪守职业操守,他们有竞争,但是并没有形成尖锐的矛盾。不像今天的有些同行非得斗到你死我活,其结果是两败俱伤。资丘的商家们公平竞争,和气生财,形成了“共赢”的局面,才促进了资丘商业的长期繁荣。

就像晋商的发达促进了票号业的兴起一样,资丘商业的繁荣,使资丘率先使用“票据结算”,解决了商家之间货款划拨问题。据《县志》记载: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江西姜广成在资丘西街设姜万盛药号,他后来又在宜都、江口、汉口设庄,“竖式台账”的票据来往不断,古镇本地的一些熟人、熟店也跟着在他的庄号实行票据交换,开庄号的老板收取本地老板的少量汇兑费用,都有实惠。所以,当时有人形容姜老板,“一个包袱一把伞,来到资丘当老板”。

抗战时,国民政府设在陪都重庆,湖北省政府设在恩施,长阳县政府设在资丘,三级政府相距甚近,资丘的地位再次提升。1944年10月,政府准备修一条从巴东绿葱坡到资丘的专用公路---绿资公路,把中央政府、湖北省政府、长阳县政府连成一线,这条公路可以说具有很深远的战略意义。1945年4月,这条公路的长阳段已基本完成了土石方,不久,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公路才全线停工。笔者举出这个例子,意在说明资丘在抗战时期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湖北银行在资丘成立了县银行,中央电报局、湖北省电话局、中国邮政局都在古镇设立了分支机构,开展“信汇自带”、“邮政汇兑”、“电信密押汇款”等业务,资丘的“票据结算”又前进了一步。

因为商业的繁荣,商家的增多,1922年,资丘商会成立,推选吕梁炯为会长,皮佑泉为副会长,会址设于资丘刘家祠堂。其宗旨为,联络商情,改良商品。资丘商会为资丘商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除了商会外,还成立了行业公会。如船业公会,1924年成立,由船商曾某组织。1940年2月,县国民政府为配合抗日,对船业公会进行改组,使其成为半军事化团体,接受军政双重领导。船业公会在清江沿岸设多个办事处,管理进出船只,负责各港口货物登记和装卸秩序,运价的制定及军差调配。船业公会做的井井有条,受到政府的赞誉。

在资丘这片商业沃土上,必定会生长出商业的大树。经营药材的皮恒盛、皮同盛,经营红茶的彝薪公司,经营布匹的范珍记,经营糕点的同发斋等就是商户中的佼佼者。

经营药材是江西商人的强项,他们在全国形成了药材经营的网络,做起药材生意来顺风顺水,得心应手。资丘的皮恒盛、皮同盛占据了鄂西南药材生意的半壁江山,在业界影响很大。

经营红茶的彝薪公司是西湾人吕瑞璜创立的,该公司制作的红茶还得过国际大奖。据《长阳县商业志》记载:“清光绪末年,西湾吕瑞璜创立彝薪公司,制作红茶,出赛湖北劝业展览会及南洋劝业奖进会,皆得奖。”

范珍记是资丘专做布匹杂货生意的一大商号。老板范珍山本是宜昌县范家湖人。范家历代重商贸,善经济,早就听说资丘集中了九个省的几百名商人在此做生意,有“小汉口”之称,是长阳的第一大商埠。范珍山13岁时,家里就把他送到资丘谦泰商号当学徒,三年期满后又在这里参师一年。一晃就到了17岁。他的二爹范才华在宜都帮张生白开办同丰商号,以收购棉布为主要经营业务。因为有二爹在宜都,范珍山怀揣着在资丘学到的经商知识,跑到宜都做行商生意,货物由木船运输,人行陆路,日夜兼程,跑在货到之前。范珍山在资丘结识的人多,又不断有货物运来,各商号都和他格外亲近,加之他运来的布匹杂货都以微薄利润批售,他的货总是出手快,资金周转快,也很受商家的欢迎。后来,他和桃山的田家华结为干亲家,田家将所收的山货土产交给范珍山带到宜都销售。这样,既使田家减少了贩运路费,又为范珍山提供了周转资金。

跑了十年行商,范珍山积累了资金,也积累了经验和人脉,1931年,他携带妻儿到资丘租用刘彩章的房子,设了门面,聘请了一位当家先生从事坐商,从此,范珍记的牌号诞生了。

1933年,范珍山第一次雇请了学徒,到1936年,已经有了6个学徒。学徒工不拿工资,商号提供衣被,供给生活。学徒初进店时只能扫地、擦洗柜台,继而搞货物包扎、管账、上柜台熟悉经营业务,三年期满后,有的继续参师,有的离店。

范珍山生意非常成功,这其中有很多跟其他商人相同的经验,同时也有他自己的特点。

范珍山坚持不买黄金,不购房子,不置田产。他常对家里人说:黄金是死货,外人知道了也不安全;房子搬不动,不便流动经商;田产也是负担,有了田产没有政治背景也收不到课(田租)。范珍山的妻子没把他的话当回事,背着范珍山做了两件事:一是买了一斤多黄金(解放后交给了人民政府);二是1941年范珍山外出,他妻子做主买了刘仁甫的房子,范珍山回家后得知,执意要退掉,后经当家先生和家人反复劝说,才搬了进去。范珍山的二舅负责范珍记淋湘溪分店的经营,经人介绍,为范珍山买了一份课田,范珍山极力反对,中人没有办法,只好以一栋房子换过来,交给他二舅居住。

范珍山看中的人放心使用,从不怀疑。陈惠之是范珍山开始从事坐商时请来的当家先生,他为人正直,办事尽心尽责,和范珍山脾气相投,两人相处融洽。范珍山外出进货,跑宜都、沙市、沔阳等地,店内业务全有陈惠之掌管,范珍山很少过问。两人共事二十多年,从未产生过矛盾。其间,陈惠之两次离店个人经商,范珍山都予以资助,但是,陈惠之两次都亏了本,范珍山仍让他回店里做当家先生。

范珍山做生意特别注重信誉。因为讲究信誉,商户都乐于跟他做生意。所以,从来都不需要外出拉生意,仍然客商盈门。从资丘到枝柘坪,从榔坪到巴东、利川,都有老主顾。大的客商来了,有的留住店内,有的住客店由范珍记结宿费,安排生活。

范珍山洁身自好,从不结交政界上层人士,国民党政府上层人士和一些社团拉拢他都被他拒绝。曾有人劝他加入“哥老会”,他不同意,国民党县党部有意要他加入国民党,他也不干。范珍山二爹所在的宜都同丰商号派项贡九来资丘经营布匹生意,虽然范珍记也是以经营布匹为主,但是范项二人来往密切,项贡九的弟弟项文清也常来范家,后来,项文清当了国民党的军法处长,范珍山就再也不和项家来往了。1949年,湖北反共救国军第一路总指挥何大熙驻资丘,要求各商家捐款做军衣,范珍山直到最后被关禁闭还是顶着不办。

范珍山没有什么特别嗜好,生活简朴,和店员们一起开餐,从不开小灶。他最大的爱好是听戏,剧社的演出他一次不拉,但毕竟演出少,满足不了他听戏的需求,他用30斤黄蜡换回一部留声机,天天可以听戏,在资丘轰动一时。

1955年,范珍山携范珍记参加了公私合营,1957年到枝城参加政治学习一年,后在国营企业工作直至病逝。

经营糕点的同发斋开始是陈平陔和一姓杨的合股开办的。陈平陔是宜都陆城人,15岁时进入一家杂货店当学徒,满师后又在该店当了两年店员,1918年,20岁的陈平陔听说了“小汉口”资丘的名声,到资丘和姓杨的股东各出200块银元,租了一栋房子,雇请了掌作师傅、辅助师傅、学徒和管账先生,开办同发斋糕点。

三年后,杨姓股东退股,同发斋由陈平陔独营。

陈平陔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善于经营。到1938年,同发斋已经积累资金2500块银元,同发斋的糕点声名远播荆沙及鄂西各县。大户人家来了客人,若能端出一盘同发斋的点心招待客人,必定令人刮目相看。不料,1938年12月12日一场大火,使陈平陔苦心经营20年的同发斋大部分付之一炬,恰在此时,本地人刘时道父子也开设了一家斋铺,取名同兴斋。虽然又多了一家糕点铺,陈平陔仔细谋算,增加百货业务,到199年,又积累了资金数千元。

1953年,同发斋和同兴斋合作,实行了公私合营,命名为股群酥食店。

经营了35年的同发斋,此时,退出了历史舞台。

资丘,曾经的昳丽和繁华,造就出来的商界精英远不止这些,限于篇幅,只好割爱了。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225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1 2 3下页
阅读相关精选文摘标签:散文随笔
本站所有故事、文摘、小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2024 98gs.com 98故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3060号-2
合作 / 友链 / 建议请联系E-mail:3257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