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读书的兴奋点》内容如下:
在读书的时候,每个人的兴奋点是不同的。
我的兴奋点在哪里?在细节。
我一直这样认为,一篇文章也好,一本书也好,感动我们的其实就是细节。
有时候会发现,比如看一场电影,或者看一出戏,过了一段时间,其中的人物和情节都淡忘了,但唯独还有一两个细节足以打动我们,让我们难以忘怀。
同样,一篇文章也好,一本书也好,人物、情节、思想、结构都很容易找到,但这一切都需要有足够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又必须是真实生动的细节,这样,才能支撑起整篇文章或整本书来的。
所有的人物、情节和思想,都是要依赖于这些细节成立,否则,思想就只是一张苍白的纸,情节只是虚设或雷同的,人物只是一个稻草人。这就像盖房子之前得有砖瓦、水泥等基本材料,然后才谈得上房子的大小、式样、风格乃至最后的完成。看这些材料,作者是从哪里得来,又是怎么样运用到文章中的,便是写作的方法。
泰戈尔的《喀布尔人》,写的是一位远离家乡的卖货郎思念小女儿,如何表达这种思念之情呢?仅仅说非常想念、日夜想念、做梦都在想念,行吗?那样,会太空洞,或太一般化。泰戈尔最后依托的是那张印有小女儿小小手印的纸。这张纸一直藏在货郎的身上,即使是坐牢也没有把它弄坏弄丢。文章前面写了很多卖货郎的事情,像一个跳高运动员从远处开始跑步,是在助跑,是在积蓄力量,为了这最后的一跃——展现给读者的这张纸,从而打动读者,并让这位父亲对女儿的思念之情淋漓尽致地得到了宣泄。这张印有女儿小小手印的纸,就是细节。
意大利作家皮兰德娄的《西西里柠檬》,是他早期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写的是一位家乡是西西里岛的小伙子,风尘仆仆地到城里看望他的恋人,可恋人却已经把他遗忘并移情别恋攀附上了富人的故事。如何展现这样两个年轻人截然不同的形象呢?靠的是小伙子带来的家乡的西西里柠檬。小伙子离开后,那些柠檬留在了那里,他的女朋友该如何面对这些曾经非常熟悉的柠檬?无疑,柠檬成为代表乡间纯朴的象征物,成为感情的象征物,也成为两个人形象的延伸。这些柠檬,就是细节。
意大利还有一位作家,叫贾科莫,他写过一篇《没有见到儿子》,写一位母亲去孤儿院看望儿子,她是因为自己的丈夫死了,生活困苦不得已将儿子送进了孤儿院。好长时间没有见到儿子了,她非常想念。虽然很穷,但在去孤儿院的路上,她还是买了三个苹果。谁能想到儿子已经死在孤儿院里了。孤儿院的院长不忍心告诉她这个实情,让她下星期一再来。她把这三个苹果放下,让院长转交给儿子。小说到这里结束。你可以想到,她的儿子无法吃到她买来的这三个苹果了。儿子不在了,三个苹果还在那里,有和无之间的对比,让人心痛。如果没有这三个苹果,该如何写母亲对儿子的思念和失去儿子的悲哀?这三个苹果,就是细节。
老舍的《热包子》,同样写的是一对年轻人,不过不是恋人的关系,而是已经升级为夫妻。小夫妻之间摩擦之后,妻子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半年,丈夫盼望着她归来。终于盼到妻子归来的那一刻,他的举动非常特别。他不是像现在我们常看到的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先拉着妻子的手道歉或煽情,而是立刻先跑出家门。旁人问他这么着急忙慌的干吗去,他先是欢喜得说不出话来,然后趴在人家的耳边说了句:“我给她买热包子去。”他把“热”字说得分外真切,而热包子正是妻子平常最爱吃的。买热包子的这个举动,让这个丈夫与妻子阔别重逢的喜悦心情和憨厚的形象凸显。这个热包子,就是细节。
孙犁的《红棉袄》,写的是一个十六岁的农村姑娘。抗战期间,患有“打摆子”重病的八路军战士突然来到她家。这时候,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她一个女孩子,该怎么样面对这突然到来的一切,去照顾瑟瑟发抖、不住呻吟、身子缩拢得越来越小的男战士?她是热爱八路军的,面对这样的八路军战士,她一定要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热爱之情。该怎么表达呢?孙犁没有写别的,只是着重地写了她脱下自己在这一天早晨才穿上的新的红棉袄,给战士盖上。她用这件看得见的新红棉袄,表达出了看不见的心情和感情。如果没有这件红棉袄,光是说她怎么样烧炕取暖、怎么样烧水做饭、怎么样说着关心的话语,还能够有这件红棉袄更突出小姑娘的形象吗?这件新的红棉袄,就是细节。
当然,上面举的这几个例子,有手印的纸、柠檬、苹果、热包子、红棉袄,都是具体的东西。这样的细节,在书中表现得最多,也最容易被我们发现。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细节的表现方式,需要我们仔细寻找和体会。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2196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