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下精彩故事,品世间百味人生【98故事网】
98故事网-经典故事_精选文摘_当代小说在线阅读
当前位置:98故事网 > 精选文摘 >陶渊明笔下的乡村生活风貌

精选文摘《陶渊明笔下的乡村生活风貌》

栏目:精选文摘|日期:2023-02-07|来源:青年文学家|作者:白晓钰|阅读:手机阅读

精选文摘《陶渊明笔下的乡村生活风貌》内容如下:

陶渊明笔下的乡村生活风貌在其田园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当时的士族文人不仅生活颓废,而且在精神上没有寄托,所以渴望在道家思想中找寻安慰,又或者尽兴山林,归隐田园,躲避现实。因而,在当时山水诗和田园诗流行的时候,陶渊明作为当时的着名诗人散文家,在不得志的情况下,决定隐居山林,开始归隐的生活。陶渊明开始成为这些文人士大夫的卓越代表,在持久的田园生活体验中,逐渐对归隐生活有了自己的看法,而不同时期的田园生活也体现出自己的心境和想法。

一、田园诗的造诣

陶渊明的所有诗词赋中田园诗数量占据最多,造诣也是最高的,这类诗表现了诗人漠视功名利禄的崇高志向和他高洁的道德品性。陶渊明田园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美好生活的渴望,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劳作耕种的认识以及抒发了他与邻里的和睦之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腐败宦海的憎恨和完全的割裂,更是充分地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探求和向往。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陶渊明的思维情感以及诗中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最终在文学史的舞台上闪闪发光,引起了大众关注,这都是前所未有的。陶渊明晚期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反映了自己晚年困难的生活,例如《乞食》让我们了解到当时农民阶层悲剧性的生活样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刻画了一个不同于诗人生活的社会,描述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社会,体现了诗人对现有社会的否认和摒弃,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无尽追求,它标志着陶渊明的思维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层面。陶渊明的社会志向是大济苍生,但是陶渊明所希望的社会却被现实粉碎,在郁郁不得志中他开始转变自己的人生方向,由官场转向田园。陶渊明的归隐是他仕途坎坷后根据主客观条件进行自我调整后的新的人生希望和人生归属,具有理想家园的虚拟本性,与现实的乡村生活是不一致的。陶渊明所描绘的桃花源人的生活带有陶渊明的主观感受和个人感情,田园不仅成为陶渊明安慰自己的精神家园,同时也为后代的士大夫们构建了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

二、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

在经过官场的黑暗污浊后,陶渊明济世的抱负破灭了。陶渊明内心开始向往清新、自然、安逸的田园生活,充满泥土香气的田园是迎接他的精神家园,陶渊明也如痴子一般,张开双臂,希望与自然融为一体。在田园里,陶渊明可以尽情地呼吸、生活,也能够忘掉一切官场的不愉快,没有任何拘束,身体和心灵都是无比的悠悠自得。“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对村庄生活进行了简易描写,诗人认为在乡村的生活十分悠闲自得,不管是远处的鸡鸣狗吠之声,还是田园如画的美景,都呈现出一幅悠然景象,十分惬意,这一切经过陶渊明的润色后,更呈现出诗意盎然的气息。在乡村没有官场尔虞我诈的争斗,只有清新悠然的生活和淡雅的菊花相伴。这一切也构成了无与伦比的美景,更蕴藏着人生的真谛,人与大自然相互共情,心境恬淡和悦,身心舒畅自如。因此,陶渊明从官场回归到田园生活时所创作的诗歌,无一不表现出对美好田园生活的赞美。

三、书写躬耕生活的快乐感受

陶渊明作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的士大夫,经常参与到田间劳作中,同时陶渊明也是从内心热爱田园生活,所以在他初期的诗中,歌颂田园式的生活常常闪烁着进步的思想光辉。与此同时,陶渊明破除孔孟轻视乡村劳动的观念,经常书写躬耕生活的感受。陶渊明说,劳动过程虽然辛苦艰难,但是却符合自己的所求,满足自己的内心。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三》中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在诗中描写豆苗旁边的野草长得十分茂盛,但是豆苗长得并不好,非常稀疏。陶渊明自己早出晚归,清晨下地劳作去地里除草,正值中午烈日当头很是辛苦,却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的滋味,与自己向往的生活一致,这也体现出陶渊明宁愿自食其力不辞辛苦去耕种,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陶渊明之所以选择躬耕,也是因为十分热爱劳动,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也只有因为热爱劳动,才能让陶渊明更加了解农人的辛苦与辛劳。在回归乡村生活后的春天,陶渊明便开始耕种劳作,在他刚开始学习耕种的时候,不懂得耕种技术,也不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所以很容易出现“草盛豆苗稀”的场景,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打消耕种的念头,反而早晨便扛着锄头去下地,路边的青草野花上的露珠打湿了他的衣服,到了晚上才借着月光回家。在长期躬耕生活中,陶渊明接近劳动,接近农民,了解农民的苦难,向他们学习生产技能,融入农民的群体。陶渊明笔下的农人生活大抵就是如此,早上下地劳作,傍晚疲惫而归,虽然过程辛苦,却是实实在在的生活。这对于心性淡泊的陶渊明来说,这样的日子远比受官场束缚要来得快活。“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他的心愿就是将自己流放在自然之中,临近草木林泉,远离功名利禄。如今,他已身在田园,了无遗憾。于是,早出晚归,耕作田间,也是乐在其中。长期淳朴、善良的思想情感的熏陶,使得陶渊明逐渐成为一名乐观的贤者。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1557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1 2下页
阅读相关精选文摘标签:文学故事 陶渊明故事
本站所有故事、文摘、小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2024 98gs.com 98故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3060号-2
合作 / 友链 / 建议请联系E-mail:3257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