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粟裕与杜聿明在淮海战役中的较量》内容如下:
杜聿明的战略战术素养的形成主要在抗日战争时期。而在1933年到1937年期间,其主要从事军事技术理论工作与学习,这段时期可以说是他的战略知识储备时期。全国性抗战开始后,杜聿明将其所学到的理论用到各场战役中。在昆仑关战役时,“他每天随身携带一部电话机、一架望远镜,冒着敌军炮火的轰击和敌机的轮番轰炸,来到便于展望的前沿阵地,观测敌情战况,适时指挥各部行动。因而对昆仑关周围地形和敌阵兵力火力,能够做出合于实际的判断,并据以制订正确的作战方案”。最终,杜聿明采取“要塞式攻击法,稳扎稳打,逐步缩小包围圈,一口一口地吃掉敌人”,赢得了昆仑关战役胜利。他采用的是实地调查方法,在战争中寻找敌人突破口,从而进行最佳作战部署。因为“战争有它自己的规律,克敌制胜的办法必须依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和战争内在规律去寻找”,杜聿明成功运用这一军事理论,在抗日战场上正确分析敌人态势,一次次地击退了强敌。
粟裕与杜聿明虽然身处两个不同党派,作为军人他们都拥有良好的军事理论素养与丰富的战斗经验,都是在战争中经历过残酷的生与死洗礼的优秀指挥员,但是淮海战役的爆发与发展过程终究检验出二人在战略战术素养上的差异。杜聿明虽久经战场,但多数是以正面战场为主,也就是以阵地战为主要作战形式,其率领的军队多是机械化装甲部队。而且,杜征战沙场十几年,与共产党作战,经验可以说略有欠缺,因此虽然其每次部署都是根据实际情况为基础,但是模式仍有些固化,缺乏灵活性与机动性。
淮海战役第三阶段国民党军为何纷纷丢掉武器跑向解放军阵地,大批大批部队纷纷投降?这是因为在整个作战过程中,杜聿明对于粮食问题的供应一直依靠着空军的支援,并没有为此做出具体解决方案。后勤工作无保障,各部队相继投降也就不奇怪了,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相反,粟裕从游击战到运动战最后到大兵团作战,可以说一直与国民党军队这一敌手处于作战状态,因此对于国民党军的战略战术、将领性格以及作战方式都有着深刻的了解。对于粮食问题,粟裕也一直都是作为指挥作战的核心问题考虑的。几十万大军作战,如果没有粮食的及时供应,无论如何是无法取得胜利的。因为粮食供应不仅会影响到内外团结,也会影响军民关系,所以粮食问题解决了,这场战争就已经胜利了一半。
淮海战役中,解放军不仅以军事一种方式向敌人进攻,在政治工作上更是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目的是为了让国民党军从内部瓦解。面对此种局面,杜聿明及其各级司令官除了用封建迷信收拢军心,另一最重要手段就是物质奖励。这对于战士的思想工作引导起不到积极作用。反观解放军,因为战争的节节胜利,士气日益高涨。但这也并不是说解放军战士在每一场战役中都保持着高昂思想状态。从1947年7月华野分兵开始,为了策应刘邓大军,部队打了许多消耗战,开始转入外线作战。由于长时间受敌人尾追,部队减员严重,致使许多战士与干部出现思想动荡,产生许多牢骚。对于这一情况,粟裕立即进行实际调查,了解部队思想状况,从而进行对比分析,做出适宜决策,最后以报告开会的形式统一全军思想,为沙土集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团结稳定的思想基础。粟裕在指挥军队作战时,无论是在多艰难的条件下,都要定期进行思想工作教育,整顿部队思想作风。这一举措不仅使部队思想统一,更提高了每一名士兵的作战勇气,从而团结一致对抗敌人。
国民党军因在多年作战中,一直以军事斗争为主,对于士兵的思想工作毫不重视,任其发展,各兵团间联系主要以最高将领间的关系为主要纽带,一旦产生芥蒂双方便如仇人一般。因此,杜聿明在指挥各兵团作战时,都要事先考虑将领感受,生怕自己言语失误影响作战计划实施。可见,一个部队存在思想不统一的状态,是不可能拧成一股绳来共同对抗敌人的。
作为淮海战役交战双方的最高指挥员,粟裕与杜聿明尽管在很多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所经历的战役不同,所处的政治环境不同,二人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作战方式上都有着较大差异,各有千秋。因此,尽可能从客观角度观察和分析二人的相关特质,从中得出二人对淮海战役究竟产生了何种影响,并更准确地分析与探究国共两党将领在战场上受到哪些因素干扰,在作战指挥上有哪些不同,又受哪些条件限制等,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国共双方军事斗争历史的了解,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历史及其规律。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lishi/1111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