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粟裕与杜聿明在淮海战役中的较量》内容如下: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爆发,从第一阶段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包围黄百韬兵团,到第二阶段黄维兵团陷入中原野战军包围被歼,直至第三阶段杜聿明率领国民党军队从徐州撤退至陈官庄全军覆没,仅历时66天。在这场战役中,不仅是国共双方总体军事实力的比较,更是作战指挥员个人素质与能力的综合较量。
淮海战役中,中央军委以及粟裕原计划在新安镇地域歼灭黄百韬与李弥两个兵团,而因国民党军主动调整作战部署,由黄百韬兵团掩护李弥兵团以及第44军撤退,这就为解放军歼敌于运动中创造了有利条件;紧接着,在淮海战役开始的第三天,何基沣与张克侠起义。这些变动,被粟裕加以利用后无疑加速了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结束,也因此推动了从“小淮海”到“大淮海”的战略构想。
杜聿明在11月10日晚紧急到徐州指挥这场战役时,徐州“剿总”总指挥官仍为刘峙,所以在战场指挥调动上不占有绝对主动权。30日晚从徐州撤退时,杜根据战场情况制订了向徐州西南撤退、依托淮河再向解放军进攻的计划。这一计划如能顺利实施,将很可能扭转徐州战局,挽救国民党大部被围军队。但12月3日蒋介石派飞机空投亲笔信,命其停止前进转向濉溪口攻击前进,杜聿明不得不改变了自己的作战部署。这也就表明其将自己在战场上的军事指挥的主观能动性放弃了。一个将领放弃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运用,也就等于放弃了赢得战争的机会。
从主观能动性这一点来看,杜聿明与粟裕都可以很好地在战役中表现出这方面的优秀能力,从而掌握战役的发展以及战略战术部署的实施。然而,杜聿明在最后指挥的淮海战役中由于仓促应战,进入战场后又无法积极实施自己的作战部署,从而失去了主动权。正如粟裕所指出的:从战役指挥的角度来说,“当战局出现被动时,战争的指导者应冷静、客观地分析敌我形势,充分发展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种种因素,并积极发现、捕捉和创造战机,及时定下决心,采取正确的部署,并坚决果断地予以实施,以迅速克服被动,夺取主动”。而此时的杜聿明,却只以如何将国民党军救出包围圈以及将其撤出徐州战场为主要目的,对于战机的捕获已经大为忽略。这一点也因此成为国民党军在此场战役中失败的潜在因素之一。相反,粟裕在打济南战役时就已经初步有了打“小淮海战役”的构想,而随着徐州战局的发展最终确定了“大淮海战役”的战略方针。在这期间,粟裕就是凭借多年的作战经验,以及长期以来对战局的观察,才最终确定这一战略构想。因此,在整场战役中粟裕一直保持着理性严谨的态度,灵活机动,捕捉战机,以此来找寻国民党军的漏洞,然后顺势将其消灭。
粟裕的战略战术素养是在他参加红军后,在长期的军事斗争中一点点形成的,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井冈山时期是他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阶段。粟裕在每一次战役中观察毛泽东、朱德等的作战方式并从中汲取经验与精华,而在军队休整时则在一次次报告与思想教育中学习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正是这些宝贵的经历,使他在浙南三年游击战争以及苏北苏中抗日打顽中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实践过程中,粟裕会在每一场战役结束后甚至战役进行期间总结经验教训,对战役进行检讨,分析我之优点、弱点,敌之缺点、弱点,以及今后注意事项。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lishi/1111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