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小说《后街的江湖医生》内容如下:
这天午饭我们吃乌猪鱼,肉质紧密、色暗,切片文火煎,撒点葱花,很好吃,只是有一点酸味儿。老婆被鱼贩蒙了,说是马鲛鱼。乌猪鱼和马鲛鱼的样子有点儿像,马鲛鱼瘦、稍长、略扁,乌猪鱼肥、短、滚圆。马鲛鱼的肉质呈白色,鲜嫩、清甜、爽口,味道比乌猪鱼好得多,只是贵些。老婆不在海边生长,常买错海鲜。刚到小镇来时,她去市场买螃蟹,看见人家都挑那些块头小、呆板、色泽暗淡的花蟹,心里说,这些人真傻!她买回来的都是颜色鲜亮、张牙舞爪的大花蟹,其实都是公蟹。公蟹和母蟹的区别,除了块头和颜色不同,肚脐也不一样。公蟹的肚脐尖而小,母蟹的圆又大,瞧一眼就清楚。煮熟了的母蟹,壳里结膏,肉味香;掰开公蟹壳,没膏,一窝水,肉质虚松。我笑老婆只看表象不识本质。老婆却说,鱼贩不够厚道才是本质呢。
午饭吃得很不爽,不是乌猪鱼不好吃,也不是因为亏了点钱,是被蒙的感觉霸占了我们的食欲。我想找心理安慰,笑说,肉色黑的鱼好哩,含铁量很高。老婆还是闷不吭声。
吃完饭,我没午睡,到后街走走。小镇人都不午睡,除了有班上有薪水吃的人。我也有班上,可没薪水吃。我从那条小巷里走了出来,踩在后街的青石板上,脚步轻缓,漫无目的,走走看看。我不去找聪明二爹。他说我也是江湖医生,心里好憋屈。我的印象里,江湖医生多是靠故弄玄虚或者油嘴滑舌蒙人,我可是医学院科班出身,曾在县医院当过医生,虽然眼前身在江湖。
我的目光不自觉地落在街边那些江湖医生的身上。
一个麻绳摊边坐着一位老头,身前铺一块发黄了的白布,拿红墨水写道:祖传技艺,按摩、针灸、拔火罐……主治:风湿骨痛、手足麻木、半身不遂……上边搁着几瓶药水。他正在给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按摩小腿,一会儿揉,一会儿搓,一会儿拍,一会儿捏,一会儿又拉。他那双手有些干瘪,指关节却粗壮,像鹰爪一样,动作熟练,可手法并不专业,过度用力,额头上冒出了星星点点的汗粒。我瞧那女人,她的神情安静,不说话,目光抛在街上,眉头却随着老头那双手的力度一忽舒展,一忽紧皱,一忽又微微地弹动着。这女人有点半身不遂。我看不明白她是要治好瘫痪呢,还是只图个舒服。那老头对治疗效果好像也没大企求,只是努力地按。老头穿一条褐色短袖旧衬衫,头顶那草帽的帽檐缺一角,看得出,一天他没赚到几个钱。他的身后搁一根拐杖,那左腿不利索。
离老头百把步远,另一位江湖医生在一间水果店和副食店之间的一根立柱上挂一块大红布,写道:专治疑难杂症。红布上头又横一根竹竿,吊着几面锦旗,分别写道:痼疾妙方、药到病除、妙手回春、起死回生。锦旗分别是不同地方、不同年月、不同的人赠送,其式样却相似,又都是拿白色丝线缝制,应该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他年龄四十上下,不言不语端坐在立柱前,倒有点仙风道骨的感觉。从锦旗上看,他姓江。他既看病又卖药,面前摆草药摊,有许多树枝、树叶、树皮、木片、木屑、花草、螺壳、石头等,都标上药名,还写着作用和功效,还有各种药膏、药丸和药水,其中一个玻璃瓶子装着大半瓶黑色小药丸,外面贴着“七叶神丹”几个字。我问,每粒小药丸都是拿七片树叶研磨制成的吗?他的眼睛一闪,说,七片向阳的神树叶、刚开春的晨露、埋在冷泉下二十年的山兰糯米酒,经过九蒸九制而成,有驱邪排毒、清心明目的奇效,又有养精益气、安神补脑、回春还阳、延年益寿的功力,久病体弱、男人阳痿、女人不孕、心虚气短……我没等他说完,又问,六片或八片树叶不行吗?他斜眼瞅我。我甩头走了。
我走着,看着,又见街边有江湖医生,却没走近去。我怕管不住自己的闲嘴,惹出不愉快。路过聪明二爹的店前,我瞧过去。那店门挂一副楹联:虫对人伤害,我与虫为敌;横批是:扫除一切害人虫。我在心里嘀咕,扫除一切害人虫,哼,吹什么牛!人体里有蛔虫、钩虫、蛲虫、鞭虫、滴虫、绦虫、血丝虫、血吸虫、疟原虫、阿米巴原虫……你聪明二爹会打几种呢?
街边一棵印度紫檀树下围着许多人,我走近去瞧热闹。一个外地口音的江湖医生在给一个女人捉眼虫。那医生抓一只筷子在女人的眼皮上一边转一边刮,先是刮出一些黄白色的眼屎,不一会儿,刮出了一条毛发一样细的小虫。围观的人都惊讶地发出啧啧赞叹。我也诧异,虽然知道这是江湖骗术,人的眼睛里根本没虫,可明明看见从那女人的眼里刮出了虫,难道眼见还不为实?我站近去,想窥得分明。我感觉自己的眼角痒痒的,好像有小虫在蠕动,禁不住伸手抹一下眼睛。又一条虫从女人的眼睛里刮出,那医生抬起头说,哦,很多人的眼睛里有虫,眼屎就是虫拉出的。我抬手,要抠自己的眼角一下,忍住没抠。那医生掉头来瞧着我说,哦,你眼睛里有很多虫,都看到虫尾巴了,捉吧?我想骂道,你娘的才多虫呢!瞥见好多人瞧着我,没骂出口,伸手揉一揉眼睛,躲开了。
4、
后街人的嘴里装着聪明二爹打虫的许多奇闻轶事,不经意就传入了我的耳朵。说他看得见人肚子里长什么虫,多少条,多大条。有一次,有人来找他打虫,他说那人肚子里有234条蛔虫。吃他的药后,那人只拉出了233条。他说,里边还有一条,略比粉丝大一点。第二天,那人大便又拉出了一条很小的蛔虫。这个故事我无法相信,即便拿B超检查,也探测不出人肚子里具体有多少条蛔虫。
还有。说是有一天,聪明二爹到乡下采药,在一个山村的村口歇脚。村里有个男青年得急病,大喊大叫像杀猪一样,一会儿趴在地上,头朝下,屁股翘高,一会儿在地上打滚。村里人吓得一片慌乱。聪明二爹来了,说,是一条蛔虫惹的祸。人家不信,别说一条小虫,拿刀子捅,也没那样难受呢!村里人要把病人抬到镇卫生院去。聪明二爹说,先吃点药看看。人家不理他。聪明二爹问那病人,是不是像锥子在肚子里扎一样?病人一脸的痛苦,断断续续说,就像锥子一会儿接一会儿地扎,一阵一阵地疼,停了一会儿,又……难受死了!聪明二爹说,哦,蛔虫钻入胆管了!胆管窄小,蛔虫筷子头般粗,一拃长,进去了一截,大半还在外边,它拼命往里边钻,也就疼得要命;蛔虫累了,歇一下,疼痛就停了一会……聪明二爹像是看见了那条蛔虫,人家半信半疑中,同意吃他的药试一试。聪明二爹抓来一把苦楝树叶,又摘下几个酸梅豆,放进石臼捣烂,兑水喂给病人。病人还是痛苦地打滚。村里人抬起病人要往镇上送。聪明二爹说,打牛车拉去,说不定半路就好了呢。村路高低不平,牛车一路颠簸,病人仍嚎叫。到半路,病人不吭声了,睡着了。赶牛车的人以为出事了,忙叫病人。病人睁开眼,坐起,抹一下眼睛说,哦,肚子不疼了,好啦。他翻转身跳下牛车,走回村来……
故事太神奇了,我却没有否认其真实性。我是医生我当然知道,那人患了“胆道蛔虫症”。聪明二爹没看见那条蛔虫,拿B超检查却可以看到那蛔虫钻在胆管里,还看见蛔虫在动。医书里说得明白,蛔虫爱钻动,怕苦味和酸味,中医治疗胆道蛔虫用乌梅汤,就是利用乌梅的酸味。苦楝树叶和酸梅豆捣成的药液又苦又酸,病人喝了,从胃里进入十二指肠,蛔虫害怕,就往回缩,加之牛车一路的颠簸,把那蛔虫从胆管里边颠了出来……
我对聪明二爹刮目相看。一个江湖医生,诊出胆道蛔虫很了不起,又聪明地摘下苦楝树叶和酸梅豆捣成药液治疗,好不简单,他懂医理呢。
我发觉,来找我看病的人,不少是聪明二爹推荐的。奇怪,江湖医生都包治百病,给别的医生推荐病人,等于承认技不如人,以后可怎么混!
但是,碰上肠虫病人,我没给聪明二爹推荐。
走过聪明二爹的店前,我尽量做出坦然的样子,大大方方看去,朝他点点头,算是友好地和他打个招呼。他也很热情,却莫名其妙地说,谢谢你!
这天,聪明二爹在店前将我截住,他问,以前你路过,从不朝店里看,现在看了,为啥?
这个问题太突如其来了,我愣了一下,问回去,你老说谢我,为啥?
他说,我介绍给你的病人,都好了,不谢你,谢谁?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xiaoshuo/2651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