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故事《珍爱这片蓝》内容如下:
从1月23日武汉封城,到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天,我所居住的小城平罗,保持着无一例新冠肺炎感染的纪录,防疫地图上的石嘴山,是晴空一般明媚的蓝。
二十多天来,神经一直绷得很紧,不是因为做志愿服务的工作紧张,而是每天看着宁夏不断攀升的确诊和疑似病例,查看他们的运动轨迹,唯恐哪一次擦肩,哪一刻停留,就成了被居家隔离观察的对象——毕竟,宁夏太小,南北、东西相距不过几百公里,地不广人不稀,公路四通八达,路网纵横交错,说是茫茫人海,其实一不留神谁就踩在了谁的脚印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迅猛,传播速度之快,让人措手不及。这是人类欠自然的一份敬畏,除了接受惩罚,别无选择。疑似、确诊、新增、治愈……疫情地图上,黑红、深红、浅红,每一种红,都似血,刺得眼睛生疼。一家一户、一村一镇、一县一市、一省一国,全面进入防疫状态。两千多平方公里的平罗大地上,迅速密织起一张防控的大网。
摸排、检测、盯控,责任落实到人。每一条通往村庄的路口,每一个居民小区门口都搭建起了临时帐篷。石嘴山的二月,风大酷寒,夜晚的气温在零下十几度,但城镇、乡村的各个卡点夜夜灯影绰绰,从暮色四合到旭日东升,24小时轮班值守,对进出的每一辆车每一个人进行询问、登记、测温、消毒。社区村镇工作人员深入村庄、街道、小区、楼宇,爬上一层又一层的楼梯,敲开一户又一户的家门,询问、核查、登记,精准排查外来返乡人员,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无论摸排、检测还是盯控,几乎一半以上的工作人员都遭遇过不同程度的白眼、冷语、谩骂和人身攻击,但终是劝自己去理解百姓的不理解,毕竟对于生活在平罗这片土地上的每个老百姓来说,在自身生活的近五年、近十年、以及往前追溯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风风雨雨有过,但总体上承平已久,让每个人都能用平和的心态来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各种检查和盘问,是有点苛刻的一件事情。
面对每天更新的疫情通报,不断攀升的患者数据,日趋严峻的防控形势,人员严重紧缺的社区,每个工作人员都变成了长着三头六臂、手拿乾坤圈脚踩风火轮、遇妖降妖、见魔伏魔的哪吒。一项一项的工作山一样地压下来,“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村镇这些基层单位要在一个比麦粒还要小的针眼里,同时穿过N根线,将七站八所的每根线引到每一片区每一村点,该缝的缝,该补的补,还要随时配合各种明察和暗访,你也来,他也来,非常时期,走马灯一样。
一张张朝令夕改的表格,一份份内容雷同的通知,一个个通宵达旦的夜,一双双熬得通红的眼……上,层层加码;下,项项落实。
随着防控一天天推移,口罩、消毒液、手套越来越紧缺。坚守一线的工作人员每天不厌其烦地安顿居民要做好防护,勤换口罩,勤洗手,勤消毒。而他们的口罩一戴就是好几天,实在没办法,就在口罩里面垫一张面巾纸做防护,手套烂了也舍不得丢掉,“戴上总比不戴强。”检测组小刘无奈地说。免洗消毒液更是奢侈品,每个防疫点只能分到一瓶,有时甚至几天分不到一瓶……无人能安抚他们的焦虑,疼痛,煎熬,疲惫,甚至恐慌。
当爱心人士送来各种牛奶、蛋糕、八宝粥等慰问品时,上了夜班又值中班、三天没有领到一只口罩的小武说:“我说不出感谢,我现在除了需要口罩和手套,什么都不需要。我有两个孩子,真的伤不起。今天我儿子生日,孩子还等着我回家给他过生日呢。” ——他们不是英雄,甚至没想过要当英雄,他们只是普通父母的孩子,普通孩子的父母,十几个小时不休息,一天吃不上一顿饭,喝不上一口水是他们防疫工作中的常态,而守住一份健康平安与家人共度,是所有普通人最普通的心愿。
每天都会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发宁夏防疫地图,获赞后的评论里,复制粘贴着“最喜石嘴山的这片蓝”,我不知道这些人里有没有不戴口罩的,有没有强行冲卡的,有没有聚餐聚会的,有没有打滚撒泼的……但愿没有。
如果有,相信他已为自己曾经的冲动感到不安。因为他不知道为了这片蓝,明珠社区党支部书记李红梅两天两夜不曾合眼,八天不曾回家,带领工作人员冒着零下十几度的气温一夜之间在1.33平方公里的辖区内搭建起12个帐篷;还在哺乳期的李哲、柏蓉将嗷嗷待哺的孩子留在家里,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奶水溢出来浸湿了内外衣还坚持在岗位上;66岁的党员陈子荣每天早来晚走,坚守岗位,只为了对得起“党员”两个字;65岁的党员王洪林,盯控外来返平人员,一守就是十二个小时,因为“当初举起了拳头,我就没打算再放下”;63岁的普通居民马兆宾得知社区需要志愿者,不顾自己曾经两次做过心脏搭桥手术的身体,走进社区办公室,进门撂下一句话:“书记,我来了。你看我能干啥,你安排吧。”;六零后的丁保云,带着自己的皮卡车到社区做志愿服务,车,全天候在岗,哪里需要开到哪里;人,不在阳光下值班就在夜色里守点。自己做志愿者的第二天就把上大学的女儿也带到社区做了志愿者,成为防疫战场上的父女兵;85岁的回族老人班文礼、马兰花夫妻做好热乎乎的摊饼送给值守卡点的工作人员,只有朴实的一句话:“从电视上看到全国各地到处都捐物、捐钱,我没有钱我就送点吃的。”;十几岁的少年将一包口罩放到值班桌上,问起名姓淡然一笑,一句:“阿姨,你们辛苦啦!”只留剑眉如星……这样的情节每天都在上演,不在这个卡点,就在那个卡点;这样的名字随口就可以叫出许多,姓王姓张,或赵钱孙李。
在被解除医学隔离观察十四天后,晓曦和妈妈一起报名做了志愿者。她说,刚收到居家隔离通知时,一家人都无法接受,因为实在无法想象14天不出门的日子会是什么样。但社区工作人员很快就打消了他们的顾虑,送米送面,买菜买油,有什么需要一个电话工作人员就到了。家里的马桶堵了,维修人员不敢上门修,社区帮忙借来马桶下水管道疏通机,半小时就解决了问题。“我奶奶说,活了大半辈子也没享受过这样的服务。明明是我们给人家找了麻烦,反倒让人家来为我们服务,心里真是过不去。所以,我和妈妈商量好,等隔离期一结束,我们就去做志愿者,我们曾经被别人服务,我们也应该去为别人服务。”——爱是土壤,种下一粒种子就会开出一朵花来。
平罗地处宁夏北部的交通要道,公路交通十分发达,是客、货运输的中转站,每一部外来车辆、每一个外来人员都有可能带来致命性的病毒传播。为将病毒杜绝在平罗之外,通往县城和乡村的各个路口都铺上草帘子,随时喷洒消毒液对过往车辆进行消毒。人员报备,信息核查,从出发地到目的地,从身份证号到手机号,从航班车次到随同人员,从有无不适到是否咳嗽发热……让人恍惚得以为遇到了警察和医生,每一个细枝末叶都被悉心收录。
一城一地,一村一点,包片领导、党员、社区工作人员、医务人员形成“四包一”工作制度密切管控,时刻护卫着一片红色阴霾中难得的一抹晴空蓝。
平罗这片土地上,自古就有保家卫国、守土尽责的勇士。在刀光剑影、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有抗逆孤忠的萧如薰、精忠固圉的孙应举、坚贞不屈的李双双……在驰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有身穿白色战袍、书写生死故事的白衣天使苏艳玲、姬淑光、张丰、李俊荣、李瑞、王瑾、张正莉、马瑶、贺晓……在防控疫情的社区、村庄有坚守岗位二十多天不离岗的赵清、李冬梅、李燕、万晓燕、李菊红、张晓茹、马宝琴、丁汉林、毛生国、王建利、郝金良……为了他人平安而置自身安危苦累于不顾,他们,都是勇士。
春已至,大地回暖,春耕备耕,复工复产,人员又开始大量流动,防控疫情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天降灾,人受难,虽有无数勇士冲锋在前,但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会生病,会受伤,会流泪。我们没有办法要求每个人都崇高、无私,但至少应该对生命持有敬畏,对他人抱有善意。
大地上的一切依旧,家园也还是曾经的模样。防疫地图上,我们的家园蔚蓝依旧,这蓝,是晴空一般明媚的蓝。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xiandai/242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