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故事《喜洋洋》内容如下:
“上车了,上车了,去冬瓜棚买菜的上车了!”上午九点半左右,一辆半新的中巴车停在了厂生活区门口,随即一阵清亮的吆喝声响起。吆喝人们上车的是退休职工吴秀英,开车的是她儿子郝有福。郝有福在冬瓜棚大街那边开了个有福菜店,生意还不错。
听到吴秀英的吆喝,看棋的牛师傅伸手将棋盘搅乱:“走了走了,别下了!”硬生生把棋局拆了个干净;马大姐也不拖拉,连广场舞也不跳了,带着一众姐妹走向中巴车。
退休之后的生活,与上班时的状态大有不同。上班时一切听领导安排,退休后“领导”变了:男人堆里,“头头”当属本厂象棋冠军、钳工牛师傅;女职工中,数舞技最高、经常在队伍前面领舞的化验员马大姐最有号召力。
这些退休职工坐中巴车去有福菜店买菜已经有段日子了。
从前,大家买菜都是去附近的秀水超市或是生活区后面的沿河菜市场,最开始去有福菜店买菜的,多半是看吴秀英的面子;后来看她儿子店里荤菜、素菜样样齐全,价格也实惠,慢慢人就多了,反正上哪儿买都是买,何况人家还车接车送。
中巴载着满车的男女老少,汇入滚滚车流,驶过秀水街,拐入冬瓜棚大道,再往前往行驶百来米,便来到了街道右侧的有福菜店。
随着车门打开,乘客们大呼小叫地进店选购。
过不多久,便陆续有人走出来。门口凌乱地摆着几张颜色不一的塑料凳,墙根下还有两台“喜洋洋”电玩车。
大家或坐或站,东拉西扯地闲聊,带孩子来的老人照看自家孙儿或是外孙玩“喜洋洋”:投进去一个一元硬币,它就“唱着”儿歌前后左右地摇摆一阵。“车”少孩子多,就需要排队。
说话间轮到了马大姐外孙女坐“喜洋洋”,孰料牛师傅那调皮孙子赖着不肯离开,气得马大姐外孙女哭着找姥姥帮忙。
接着牛师傅孙子又因爷爷将他强行抱下车委屈得直哭。
看着眼前这场景,大人们忽然扯出了一个新话题,说来吴秀英儿子店里买菜,粗算没有多花钱,其实增加了开销,蹊跷就出在这“喜洋洋”上!
这话说过,大家就一齐在心里算起了账,随即有人嚷嚷着开腔:“嘿,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我家孙子来这儿,每回至少要玩两次‘喜洋洋,以两天买一次菜计算,一个月差不多消费了三十块!”
“我也没少花。”牛师傅也算过账来,“我孙子每月坐这电玩车用去的钱,四十块都挡不住!”
马大姐说:“我家外孙女坐得少些,但一个月下来,估计也得二十来块。”
就这样,众人七嘴八舌聊起了自家孩子坐“喜洋洋”的花费,直至吴秀英从店里走出来,招呼大家上车回家,大家这才慌忙收住嘴……
第二天,也不知是谁先起的头,大家续上昨天的话题,又议论起有福菜店门前的“喜洋洋”。
吴秀英不在场,大家无所顾忌,有人怨自己笨,来来回回坐这么多趟车,愣是拖到现在才看出人家的门道来;有人说有福奸,天天开车接、送大家买菜,看似让人沾光,实则为自己谋利;还有人感叹人心不古;好好的一个吴秀英,先前上班时本本分分的,从不算计人,现如今为帮儿子做生意,竟也学会了玩心机!
马大姐正在一边压着腰做跳舞前的准备活动,这时听了大家的话,向来快言快语的她便亮开嗓音插话:“按说也不是舍不得这几个硬币,咱们国企退休职工虽然养老金不高,但这点钱还是出得起的,咱们心里不爽,主要是不喜欢这种生意人的算计和做派!”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xiandai/1916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