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被子里的存在感》内容如下:
转眼秋凉,又能拥被安眠了。一位调到南方城市工作的朋友跟我视频通话时,说自己最喜欢没有暖气的冬天,可以体会到小时候盖着大厚被子的舒适感。而我在每年春夏之交,只要看到天气预报说第二天气温将到30℃,就准备蜷在被子里好好地睡上一觉,用这种仪式感跟尚能盖被子的季节依依不舍地告别。
被子沉甸甸、暖洋洋的,令人舒适到昏昏欲睡,可为何同样接近体温的外界,却会令人坐立不安?美国心理学家赛默尔·费舍尔在《身体的意识》中提出,被子能悄悄平息由于身体难以把握而潜藏着的焦虑,就像衣服一样,可以加强对人体轮廓的感知。人的每一个动作都会造成被子或衣服和皮肤的摩擦,为皮肤提供适度的刺激,平时不太能感觉到的身体部分(比如后背、大腿背面)的存在感就会显着提升,这样我们就能以触觉确认视觉无法感知的身体轮廓了。其作用类似于与他人进行身体接触或做按摩。血液涌向身体表面,意识集中到体表,身体会产生强烈的存在感。小宝宝爬到父亲盘起的双腿之间或钻进壁橱等窄小的空间玩耍,也是在下意识地渴望这种感觉。
被子带来的存在感是属于人间的,神仙不需要这样的存在感。李渔在《闲情偶寄》里聊到,有一年夏天到山中避乱,他赤身或是卧在荷叶之中,或是躺在松树下面,连妻儿都找不到他。猿猴从树上荡过,仙鹤从身边飞过……这个夏天,他美美地在山中隐居了三个月,“欲食瓜而瓜生户外,思啖果而果落树头”,觉得自己就像神仙一样。
最能给人以存在感的不是被子,是人。卡尔维诺的小说《一对夫妻的奇遇》里,丈夫阿尔都罗每天上晚班,妻子艾里德上白班。丈夫回家的时间,就是妻子上班的时间。上班下班,一对夫妻就这样交叉地生活着。丈夫上床后先是躺在自己那一边,很快就挪到被子里妻子刚刚睡过的那一侧,把身体放在残存着妻子身体轮廓的温暖凹陷中。晚上妻子下班回家,丈夫上夜班的时候到了。他们简单吃过东西,告过别,丈夫出门,妻子收拾好家务,上床关了灯。“她躺在自己那一半床上,为了寻找丈夫的热度,她的一只脚移向丈夫的地盘。但是每次她都会发现,自己睡觉的地方更暖和,这就说明丈夫也是睡在她这一半的,她于是感到一种巨大的温柔。”这一对夫妻通过被褥的凹陷感受对方的存在,也从彼此的眷恋里感受着自己的存在。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929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