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下精彩故事,品世间百味人生【98故事网】
98故事网-经典故事_精选文摘_当代小说在线阅读
当前位置:98故事网 > 精选文摘 >快乐领导力:预防“职业枯竭症”

精选文摘《快乐领导力:预防“职业枯竭症”》

栏目:精选文摘|日期:2021-12-31|来源:现代阅读|作者:胡星月|阅读:手机阅读

精选文摘《快乐领导力:预防“职业枯竭症”》内容如下:

无论是克服还是预防职业枯竭,关键是保持旺盛的生命状态,赋予工作意义,常怀阳光的心态,自我陶冶、自我调节、自我突破,在发挥优势中获得自我实现的快乐。

许多人刚踏入职场时,干劲十足、激情高涨,总想干出一点成就来。可是,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就产生了一种枯燥无味的感觉,工作只是重复,没有新意,只盼着早点下班,困难的工作不要分配给自己。这种状态就是职业倦怠的表现。

职业倦怠又称为职业枯竭,最早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的服务业中引起社会的关注,美国心理学家弗登伯格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枯竭”的概念。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专家针对工作枯竭作过系列研究,认为工作枯竭首先影响人们的工作,人对工作和组织的满意度降低、忠诚和认可度下降等;进而影响工作者的身心健康,身体心理出现不适。

心理学的研究指出,职业枯竭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体能耗竭。“累”是最突出的感受,无法言说也难以缓解,感觉自己正在被一点一点地榨干,生活也在自己的衰弱面前逐渐失去了掌控。第二是情感耗竭。感觉当初的热情与活力不再,曾经善良的自己变得刻薄而没有耐心,受伤与脆弱或任何难以承受的感觉最终都变成潜抑的愤怒,一再忍耐却也一触即发。第三是人际关系淡漠。连倾诉的欲望都没有了,逃避别人的关心是因为交流可能意味着被迫面对,倾诉可能代表承认自己的无能与无助,于是在对别人日渐冷漠的同时也一点点“被冷漠”着。第四是生活乐趣缺乏。工作与关系都是压力,面对失控的世界选择了龟缩在自己的窝里“宅”着,变化总需要适应,拒绝就是给自己减负,任何刺激都让已经疲于应付的他们难以承受。第五是工作倦怠。无法由衷地付出,而更多是依照责任和承诺行事,与之相随的是无论对工作还是对自己越来越低的满足感,甚至开始怀疑自己选错了职业,但又缺乏改变的勇气。

其实,职业枯竭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较普遍的,只是程度有轻有重。美国一个权威机构调查数据显示,工作3年以上有30%的人、工作4年以上有50%的人,不同程度地会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厌倦感。在日益加快的生活工作节奏之下,职业枯竭也并不奇怪了。一项调查显示:近80%的职场人感到精神紧张和有压力;2/3的职场人感到压抑和焦躁;超过70%的职场人对工作产生倦怠,表示“不喜欢现在的工作”。

究竟哪些人是职业枯竭的高危人群呢?研究发现,不同人群出现的概率是不同的。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出现工作枯竭的概率要比三四十岁的人高一些;未婚者比已婚者工作枯竭感更高一些,但是比那些离婚的人要低一些;教育水平高的人工作枯竭感更强。从性格上看,耐力不够、缺乏内控力和遇到问题就喜欢回避的人会更多地出现工作枯竭感。

工作枯竭感的出现与神经质人格有较强的相关性。神经质人格的特点是易出现焦虑、抑郁、烦躁、自我意识比较敏感、情感脆弱,也就是说经常存在情绪不稳定的表现。研究还表明,感性的人相对于理性的人会更多地感受到工作枯竭。从工作态度上看,对自己的工作期望值较高的人一般都会努力甚至超量工作,他们更容易出现疲惫和倦怠。如果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也容易导致他们愤世嫉俗,并产生更多的抱怨,因此出现工作枯竭的可能性也更大。

具体到职业上,与人交往较多的工作更容易产生工作枯竭,公务员和领导干部是职业枯竭的易发群体。《人民日报》的一份关于基层干部的调查显示,对于“对你的工作是否有热情”的回答中,49.26%选择“有”,超过一半的基层干部选择“一般”和“没有”,“一般”和“没有”分别占45.95%和4.79%。2014年,南京市公布了一份机关公务员的调查报告,也引起舆论极大关注。据报道,这项调查历时5个月,涉及该市96家市级机关。在这份调查中,不少公务员吐露了真实的心声,表达了他们对工作的切身感受。半数机关工作人员称压力大,工作压力排第一;有“三怕”:怕写材料、怕考核、怕加班;对收入不太满意,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晋升困难、工作内容枯燥或繁杂等是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有的领导干部不光工作辛苦,心理负担也很重,因为自己对工作、对生活失去了兴趣,虽然投入精力不少,但总觉得百无聊赖,勉强为之,找不到快乐的感觉。

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对职业倦怠谈虎色变,因为没有哪项工作,能时时刻刻让我们保持新奇。就拿人们羡慕的旅游类、美食类节目主持人来说,当人们羡慕他们可以免费旅游、免费尝遍天下美食的时候,他们却可能感到辛苦无比。因为他们一天内要马不停蹄地访问很多景点、饭店,不仅要习惯这种长期的奔波状态,还要面对那些并不对自己胃口、还不得不品尝的各地餐饮。所以,对每个地方、每样美食都保持热情和渴望是不可能的。更为根本的是,人的生理和心理本身就是有波峰、有波谷,职业倦怠期和人的生理周期一样,本身就是不可避免的,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

所以,没有必要把职业枯竭想象成人生的对立面,而是要接纳它成为职业生涯的一部分。通用电气CEO杰克·韦尔奇说过:“成功,就是将简单的工作重复地做。”既然工作的本来面目就是这样,不如我们来正视它、面对它,以期顺利度过工作倦怠期,重拾往日的工作乐趣。

第一,让价值追求指引工作。意义感的巨大虚空常让人感到工作除了糊口没有其他任何价值,完全调动不起一点兴趣,也因此很难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当个人需要的满足已经不能推动我们追求更多时,我们需要给自己的坚持与付出一个“说法”,这就是给我们从事的工作赋予意义。事情对我们越有意义,在我们的心中就越有价值。毛泽东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赋予工作意义就是在给工作增加价值,有了意义,工作就有了价值。

第二,时常给疲惫的心灵放个假。一旦发现自己因为压力开始厌职,就应该给自己的心情放个假。争取让生活保持规律,有秩序的生活会使人的头脑清醒、心情舒畅。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缓解白天工作疲劳,让人保持活力。还要学会适当发泄不满的情绪。压抑情绪只会导致问题越来越多,而且情绪既然是人生活的一部分,就应当使之有适当的表现机会,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正常人都会有,所以不必也不能一概予以抑制,而应选择适当的发泄方式。

第三,转换到积极的思维频道。看问题的积极方面,往往可以得到乐观的情绪;但如果只看问题的消极方面,就会常常陷入悲观失落之中。身在职场都会承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但是否选择听天由命、自我放逐,这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每个人对自己困境的解释和归因不同。当把每个问题都指向别人或者环境,不仅自己成了受害者,还只能被动地承担,于是再也没有了改变的动机,也放弃了对自己的责任。不妨学会转换一下思维,尝试换个频道,及时作自我调整。从束缚中解放出来,新的行动和选择才有可能。

(摘自研究出版社《快乐领导力》    作者:胡星月 等)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8677.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相关精选文摘标签:领导艺术
本站所有故事、文摘、小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2024 98gs.com 98故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3060号-2
合作 / 友链 / 建议请联系E-mail:3257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