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无用之用》内容如下:
我们常常被人问,“这有什么用?”上小学时,我特别热衷于绘画。有人问我,考试又不考美术,这有什么用?上初中时,我喜欢抄歌词,有人问我,你又不会唱歌,这有什么用?高中时,我常看课外书,有人问我,这有什么用?好像在学生时代,身边的人都喜欢用学习成绩来衡量一件事物有没有用,而成年后,我们又期待所谓有用能迅速变现。不知道从何时起,一件事物不能立马给我们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财富,就被定义为无用。
这有什么用?让我想起关于庄子的一则故事。庄子与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看见一棵大树耸立溪旁。庄子问伐木者:“这么高大的树木,怎么没人砍伐?”伐木者对此树不屑一顾地说:“这何足为奇?此树是一种不中用的木材。用来做舟船,则沉于水;用来做棺材,则很快腐烂;用来做器具,则容易毁坏;用来做门窗,则脂液不干;用来做柱子,则易受虫蚀。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寿。”听了此话,庄子说:“树不成材,方可免祸;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弟子亦有所悟。
果树因为能结出鲜美的果实,而经常被人折断;柏树因为可做栋梁之才,所以常常被刀斧加身而短命。而伐木者鄙视的那棵树因为无用,反而免遭刀斧之祸,自由自在地生长。不同的标准下,事物有着不同的价值,我们不能总是用“有用”来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天生万物,各有不同,不单为取悦人而存在。
毕业后,我坚持画画。我一个大龄学画者,画画并不能让我成名成家,但是它让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乐趣。过了青春期,那些我抄过的歌词,依然在我的记忆中传唱,让我时时能找回一丝活力。现在,我依然热爱阅读,而且开始写作。曾经的这些“无用”点亮了我的人生。
如今我们最喜欢的词叫快速变现,甚至书都会被分为有用的书、无用的书。我们去读写作技巧,希望一夜之间成为作家;我们去学瑜伽,希望很快能身材苗条。我们学习任何一种知识,首先考虑到的是结果。可是这样去生活,怎么会快乐?当对于一件事有了太多的功利心,开始权衡利弊,只想结果,那么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外界的情绪所牵动,我们岂不成了功利束缚的傀儡?
所谓有用,不过是满足了自己对物质的欲望,而比物质高出一个境界的是精神。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看似无用,却装点了无数人的梦。百无一用是书生,可是诗词却在历史中铭刻了五千年。
当我们结束了一天繁重的工作,坐在地铁上,想着自己也许就这样普通下去,可是带上耳机听一首歌,想想少年时的梦,是不是会满血复活,更加有斗志?当我们在现实面前被挫败时,躲进小楼,听听雨声,或者随手读一本书,听听音乐,这些看似无用的事,却将一颗心重新唤醒。我们一直学着看似有用的知识,而到最后,我们才发觉,真正将我们从平庸生活中解救出来的,是无间意掌握的那些技能啊!只不过常常是有用的东西取悦了别人,无用的东西取悦了自己。
哲学讲质量互变,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无用与有用之间,隔着时间这条河。就像“竹子定律”,竹子在前4年只生长了几厘米,但是在第5年每天以30厘米的速度生长。前4年,它看似没有变化,实则是在汲取养分和强壮根基,积蓄力量。世界上大部分的无用,都藏在有用之中。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成一个性格丰富之人,因此活得有滋有味。无用之用,是时间留给有心人的惊喜。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819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