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致敬志愿军老英雄孙景坤》内容如下:
2021年6月29日上午,“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曾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多次荣获战功,退役后深藏功名、带领家乡群众建设家园的老英雄孙景坤在列。
孙景坤1924年10月出生,1948年1月,24岁的他告别新婚妻子,毅然从军,先后参加四平、辽沈、平津、解放长沙和海南岛等战役,战功赫赫,于1949年1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跟随部队从家乡丹东跨过鸭绿江,在枪林弹雨中身上落下20多处伤疤。
孙景坤曾经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最惨烈的战役——上甘岭战役。1952年10月,孙景坤所在的357团在炮火支援下,占领了161高地。次日,疯狂的敌军猛攻161高地,志愿军战士伤亡巨大。此时,身为副排长的孙景坤接到了增援上甘岭161高地的任务。孙景坤带领9名战士,借着敌人的火力盲区,扛着弹药,冲过十几条封锁线,机智地躲过敌机轰炸,冲上161高地。为了守住高地,孙景坤与其他9名战士和原来阵地仅有的几名战士做好分工,从中午一直守到半夜,先后打退了敌人6次进攻,经过浴血奋战,最终守住了阵地,敌军所谓的最强大攻势以失败告终。上甘岭战役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军威。在战斗中孙景坤击毙敌军21人,表现出色、英勇顽强,荣立一等功。
在戎马生涯中,孙景坤参加多次战役,获得8枚军功章和一枚抗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1953年7月,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英雄报告团成员,孙景坤在北京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回乡后他把所有的荣誉尘封,连他的子女都不知道。
如果说当兵打仗、奋战沙场是他人生的上半场,那么,回家乡建设家园则是他生命的下半场。1955年,孙景坤从部队复员,主动放弃进城工作机会,回到自己的家乡丹东市金山镇山城村。他把党组织关系交给了村党支部,退伍手续交给了地方民政部门,对自己立功只字未提,回乡第三天,便投入家乡建设中。后来,因为他为人正直,当过兵,大家选举他当上了生产队长,这一干就是20多年。
老英雄被发现,纯属偶然。上世纪60年代末,村里的一名后生从一本旧书里看到一篇题为“奋战在危急情况下的副排长孙景坤”的文章和照片,再细看:“孙景坤?这不是二大爷吗?”村里晚辈都尊称孙景坤为“二大爷”.小伙子找孙景坤求证,起初孙景坤不承认是他,当小伙子念到副连长的名字时,孙景坤眼含泪水动情地说:“他才是真英雄,腿都打没了。”孙景坤嘱咐小伙子把杂志收起来,不让给别人看。小伙子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逢人就说:“二大爷老厉害了,在朝鲜战场上是英雄。”孙景坤便不得不默认了。村民们经常让他讲在朝鲜战场上的故事,可孙景坤从不多说。在村民眼中,孙景坤还是那位受人敬重的“孙队长”.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丹东电视台记者到山城村采访,无意中得知村里有个战斗英雄,如获至宝,找到了孙景坤进行采访,66岁的孙景坤打开布包,拿出了一枚枚珍藏的奖章,很快,孙景坤的英雄事迹在丹东市传开。
孙景坤从不主动向别人提及自己过去的荣誉,甚至自己的儿女只知道父亲是名老战士、上过战场,仅此而已。每次市郊有单位招工,孙景坤都毫不犹豫地把机会让给别人。他的大女儿患小儿麻痹,上学后家里拿不出学费,只要父亲写个介绍信,学费就可以免,但是父亲坚决不给开,因此,她没念几年书就退学回家务农了。后来,有单位来招工,原本有她的名额,但父亲又把名额让给了别人。面对家人的不解,孙景坤说:“那么多同志为了祖国把性命都搭上了,我不能总想着自己家这点事。”如今儿女们终于理解了老父亲。
回乡几十年,孙景坤带领着山城村的乡亲们埋头苦干,修建水坝改造耕地,共同致富,发展粮菜生产,栽下13万棵松树和板栗树,成为当地百姓心中最敬重的人。孙景坤老人2020年被中宣部授予全国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并入选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今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老英雄“七一勋章”.
如今,老人被安排住进了丹东市光荣院特护区。他向组织提出了这辈子唯一要求,就是把那身志愿军老军装挂在床前。阳光透过窗棂,照在老人的军装上,一枚枚纪念章熠熠生辉。在老英雄心目里,这辈子他永远是一个兵,人民的子弟兵!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711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