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下精彩故事,品世间百味人生【98故事网】
98故事网-经典故事_精选文摘_当代小说在线阅读
当前位置:98故事网 > 精选文摘 >做加法容易,做减法很难

精选文摘《做加法容易,做减法很难》

栏目:精选文摘|日期:2024-10-05|来源:读者|作者:何帆|阅读:手机阅读

精选文摘《做加法容易,做减法很难》内容如下:

麦肯锡公司做过一个调查。他们问企业老板:“为什么你的员工要跳槽呢?”大部分老板说:“因为他们嫌拿的钱少。”再去问离职的员工,大部分员工说:“因为我没有受到尊重。”

为什么员工会觉得自己没有受到尊重?这和企业家的领导风格以及企业内部文化有关。我见过有的企业专门留出一部电梯供领导使用。我也听说过有的老板出差,在入住酒店前,要让手下先过去试睡。有的企业派系众多,互相倾轧。在这样的企业里,员工当然感受不到平等和尊重。

但更多时候,员工会因为一件很简单的事而感到挫败,那就是他们手头的工作经常会被打断。比如,刚要去见一个客户,突然被叫回去填表;正在写程序,突然被叫去开会,“对齐一下”。这种打断让员工失去了对工作的掌控感,从而变得消极。

很多老板并不觉得这是个问题。但小的挫败累积起来,就会变成大的不满。

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做减法。做加法容易,做减法很难。心理学家发现,这是人类认知模式中的一个固有缺陷。遇到问题时,人们的本能反应是做加法,不是开更多的会,就是制定更多的规矩。无休止的会议让工作变得碎片化,员工很难把这些碎片拼凑起来,看清完整的图景。每一次会议都是他无法左右的,每一次会议都是难以预料结果的,至于到底哪次会议更重要,他也说不清楚。既然如此,那就干脆随波逐流吧。无休止的规矩往往以方便上级管理为导向,而不是以帮助一线员工更好地完成手头工作为导向。规矩越多,员工反而越难工作。这样一来,员工就会想办法敷衍了事。

好工作应该是能够让员工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去做的工作。所以,想要创造更多的好工作,首要任务是从头梳理一下工作流程,减轻基层员工的非本职工作负担,要让他们知道,我所关心的只有一件事情,我只要把我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就行。

人是环境的产物,同样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工作状态可能截然不同。我在某市调研时,听一位当地的官员说,同样的一群干部,在很短的时间内,经历了两种不同的工作状态。前一种工作状态是忙于看上级的脸色,猜上级的心思,惶惶不可终日,而且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脆“躺平”算了;后一种工作状态则是忙着干自己该干的事情,知道只要把手头的事情干好,就能得到上级的肯定,于是一天到晚忙得脚不沾地,虽然很累,但心情舒畅。

经济学家经常讲激励机制,他们说了那么多,总结成一句话,无非是金钱很重要。给钱多,就好好干;给钱少,就凑合干;不给钱,就不干。金钱当然很重要,但金钱的激励作用是有限的。足够的金钱回报虽能让人减轻对工作的厌恶,可是,不讨厌一份工作和热爱一份工作是两种不同的状态,就像不讨厌一个人和爱上一个人是两种不同的状态一样。明智的企业家愿意提供好工作,是因为他们对人性有更深刻的洞察。

《不可思议的年代》里讲过一个故事。巴西的一家家族企业塞氏公司遇到了一场危机。当时,巴西的通货膨胀率高达1000%。大企业纷纷倒闭,塞氏公司看起来也难以逃脱这样的命运。老板塞姆勒告诉工人,眼前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裁员,要么降低你们的工资。工人们商量之后告诉老板,他们不同意裁员,可以接受降低工资,但有3个条件:管理层的工资也要下调;企业的每一笔支出都要由管理层和工人代表共同签字;如果将来企业赚了钱,要给工人们多分。

管理层同意了。没想到,企业的面貌发生彻底改变。员工主动承担额外的工作,有的当门卫,有的当保安,有的当厨师,能给企业省一点钱就省一点。本来是早上8点上班,有一组工人7点就来了,却发现叉车司机还没到,于是,这组工人全都学会了开叉车。两个月后,塞氏公司扭亏为盈。管理层把工人分成不同的小组,给每个小组更多的主动权,由工人来定工资、定上班时间,甚至定生产什么产品。塞姆勒说:“我已经不知道自己雇用了多少工人,生产什么产品,但有一件事我知道——我在赚钱。”

当然,提高工资也很重要。这在经济学中叫效率工资。也就是说,企业雇主提供略高于市场水平的工资,以换取员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很多企业家早就知道这个秘密。如果员工的市场工资是每月5000元,你给他5000元,他会心安理得地上班“摸鱼”。那要是你给他每月发1万元呢?效果也不好。他会觉得一定是因为我很牛,所以老板才给我这么多钱。于是,他反而会心气更高,想要更多。有个企业家告诉我,最有效的是比市场工资多发20%左右。比如,每月发6000元。他心里知道,这些钱不完全是自己凭本事赚的,而是因为自己遇到了一个好老板。于是,他就会格外珍惜这个工作机会。真正激励员工的是多出的1000元。

为什么企业需要创造更多的好工作?因为企业面对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内部的团队建设就变得更有价值。我们改变不了外部的市场环境,但可以改善身边的小环境。有了一支骁勇善战的队伍,到哪个战场上打仗,企业都有更大的胜算。

经济学中常讲“看不见的手”,意思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个人追求自利反而会促成利他的结果。如果企业只是出于慈善动机去创造好工作,那未必是可持续的。可持续的是另外一种机制。企业要创造好工作,是有另外一只手在起作用。这只手可以叫作“握得住的手”,意思是在特定条件下,企业采取利他的行为反而能带来自利的结果。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28397.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相关精选文摘标签:经营管理故事
本站所有故事、文摘、小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2024 98gs.com 98故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3060号-2
合作 / 友链 / 建议请联系E-mail:3257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