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你问一句“在吗”,我并不想回复》内容如下:
我们选择微信联系,可能是因为“电话恐惧症”。那种铃声一响必须做出及时回应的工具设定,给人一种无处可逃的压力。而且像我这样喜欢事后复盘的人,挂了电话之后总会想,“我刚才说清楚了吗”“是不是换一种表达方式更好”“哎呀刚才语气好像太软弱了”……
微信就不一样了,它的时效介于邮件和电话之间,即时通讯的外表下,给人缓冲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尤其是工作关系的对话,能让我从容不迫地做出恰如其分的回应。
试想,如果是电话,空白5秒钟都会是诡异的尴尬,不得不找些“嗯嗯啊啊”的语气词来缓和气氛。微信就不一样了,漏看一眼就是轻轻松松5分钟,接上一句毫无压力。关键是,还可以选择不回复。
记得早先没有微信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现在动辄一句“在吗”,让我很是困惑。在我有限的人生经验中,“在吗”只应该出现在两种地方:一是敲门时,用声音表明身份,让屋里人决定开不开门;二是问第三方,“×××在吗”。
我们都知道,打电话时如果对方已经接通,再问一句“在吗”是一件可笑的事情。但很多人忽略了,微信联系时,你问“在吗”,不如直接告诉我什么事,毕竟,我在不在取决于这件事我愿不愿意干。对于“在吗”,除非关系亲密之人,一般我选择不回复。一是能有耐心先问这个没有信息量的问题,显然这件事并不着急,不然在我这个以时效性为第一生命力的行业,早就被夺命连环call了;二是万一回了“在”,对方提出的需求我满足不了,岂不是会带来源源不断的后续,索性扼杀在摇篮里。
当然,有的人说“在吗”,是一种类似“你好”的开场白,我回不回并不紧要,他会在几分钟后进入正常的有事说事环节。如果是一件你情我愿的事,自然会愉快地聊下去;如果满足不了对方的需求,我依然会选择不回。
有人觉得,不如直接拒绝,免得给对方希望,浪费对方的时间。最初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直到有一天,我说了“暂时不方便”——这已经是“不行”的温柔版了,而对方穷追不舍,非要问个“为什么”。这时,我也有三种选择:明说真实原因,编一个美丽的谎言,或者沉默。
沉默还是一种可以挽回的拒绝,万一在几个小时后情况有变,或者改了主意,一句“我刚看见”,就可以在对话框中添酒回灯重开宴。一切都没说破,双方都处在微妙的互洽中——说实话,别以为对方不知道你在想什么。
上学时,老师说,人在面对面交流时, 通过文字表达的信息只占35%, 剩下的65%靠肢体、表情、语气等表达。表情包拯救了互联网时代最初只能通过文字传达信息的缺憾,所以,假如你觉得生硬的不回有失体面,一个表示尴尬的表情或许也能拯救把天聊死的困境。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对方问一句“在吗”,你回一个微信自带表情包中排序第一的“微笑”,内涵就显得意味深长。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2773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