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下精彩故事,品世间百味人生【98故事网】
98故事网-经典故事_精选文摘_当代小说在线阅读
当前位置:98故事网 > 精选文摘 ><西游记>里的柿子

精选文摘《<西游记>里的柿子》

栏目:精选文摘|日期:2024-08-22|来源:思维与智慧|作者:邱俊霖|阅读:手机阅读

精选文摘《<西游记>里的柿子》内容如下:

西游记》里最甜的柿子,大概是花果山的“四瓣黄皮大柿子”。“四瓣黄皮”,是形容柿子的形态。通常大的柿子,其形状似圆似方,就好像拥有四个瓣一般。此外,为了突出柿子的饱满,吴承恩特意用“大柿子”来形容花果山的黄皮柿子。从其形态描述,我们便能想象到花果山的柿子该有多甜。

无底洞所在的陷空山中,各种果子随处可见,其中也有柿子。

《西游记》里,人们最喜欢的吃柿子方式,大抵是将柿子制作成柿饼食用。在比丘国,师徒一行降了白鹿精、灭了狐妖,国王大开东阁,安排素宴,只见那席前果品“般般盛”,“枣儿柿饼味甘甜”,多么美滋滋的柿饼呀。师徒一行取经归来,唐太宗的招待宴席上,也有柿饼。即便是如今,柿饼也是人们食用柿子最普遍的方式之一。

不过提到《西游记》中柿子产量最大的地方,却在驼罗庄以西的七绝山。七绝山上长满柿子树,由于当地地广人稀,加上山上有一条红鳞大蟒。这条蟒蛇精常来驼罗庄吃人害命,所以,七绝山上的柿子,也无人采摘。每年柿子成熟之际,那七绝山上的熟烂柿子,便落在路上,将山上一条夹石胡同,尽皆填满,加上雨露雪霜,经霉过夏,那条夹石胡同,最终变得一路污秽。并因而获得了一个外号——“稀柿衕”。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衕”通“街”,那是一条稀柿街,普通人根本无法通过。每当西风刮来,烂柿子的恶味还跟随着西风飘进庄来,奇臭无比。

后来除了蟒蛇精,孙悟空出了个主意,让驼罗庄的村民们准备一些米饭、馒头,让猪八戒吃了个饱,八戒变作一头大猪,一路拱开这些烂柿子。几天工夫,七绝山便被八戒拱开了一条大路。正所谓“千年稀柿今朝净,七绝胡同此日开”。

七绝山为何被叫作“七绝山”呢?唐僧显然也有同样的疑问,他曾问驼罗庄的老者“何为七绝?”,老者回答道:“古云柿树有七绝:一益寿,二多阴,三无鸟巢,四无虫,五霜叶可玩,六嘉实,七枝叶肥大,故名七绝山。”其实,此处的“七绝”也被称之为“七德”。在我国众多古籍中,都曾记载过柿子的这“七德”。这七德的解释即:一是寿命长,二是树荫多,三是没鸟窝,四是不遭虫害,五是结霜后的柿叶可供赏玩,六是柿果好吃,七是落叶肥大。

从《西游记》里的柿子来看,柿子并算不上什么稀罕的果子,这也是古代柿子在水果市场中的地位真实体现。柿子原产我国,因此颇为易得。司马光曾经给自己的儿子司马康写过一篇家训,名为《训俭示康》,其中提到,自己父亲曾经担任群牧司(主管国家公用马匹的机构)判官,那时,每当有客人来家中做客时,他招待时“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吃柿子,是一种勤俭节约的象征,这说明,宋代的柿子价格是非常便宜的。

虽然不贵,可柿子却也是能上得了大场面的佳果。中国人自古喜爱吉祥寓意的事物,柿子颜色好看,而且寓意吉祥,因而深受人们喜爱。明代学者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馀》中记载过当时杭州的新年礼俗,其中便有关于“柿”的记载:正月初一时,人们会将柏枝插在柿饼上,然后放于橘子之上,“谓之百事大吉”。

因此,唐太宗也会在国宴上安排柿饼为唐僧师徒接风洗尘。正如现在,人们流行过年时吃柿子,并谓之“柿柿如意”(事事如意)也!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2655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相关精选文摘标签:西游记故事
本站所有故事、文摘、小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2024 98gs.com 98故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3060号-2
合作 / 友链 / 建议请联系E-mail:3257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