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运河暖流》内容如下:
父亲老了,快九十岁了,可他记忆力很好,许多年代久远的往事,他依然历历在目。
他喜欢讲古,有时,他是开门见山地直接讲述往事,有时,则是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某件事由此及彼,钓出很久以前的往事来。只是,他讲述往事所需一个引子。
对于很久以前的事,家里只有他一人清楚,他是那件事的亲历者,作为听众的晚辈们,我们都无法提出异议,他便像发布独家新闻似的得意。可是,晚辈们既没时间,也缺乏诚意聆听他对往事的回忆。大家都忙着呢,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谁愿意平白无故地为一位九十岁的老人花大把时间呢。
相对而言,家中只有我算是父亲的忠实听众,愿意倾听他讲述很久以前的往事。我是他儿子,与他亲近,且对他负有应尽的义务。现在,我已从单位退休,空闲时间也多起来,若不外出旅游待在家里的话,也有如何打发时间的现实问题呢。何况,父亲的唠叨,说的都是实话,若想知道我家前辈大人们是如何生活的,听父亲讲古,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父亲年事已高,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家里,关起门来说话,他讲的都是原汁原味的生活故事,家丑家短,也是直截了当地讲,无需遮掩,但说无妨。我惊讶地发现:祖上曾去江南逃荒要过饭,父亲曾当过小乞丐。当年,祖父母带着一家老小挤在一条小船上,小船从江北行到江南,停泊在苏州大运河里,在大运河岸边附近,有一座香火很盛的寺庙。父亲常到寺庙里去玩,见到了热闹的烧香拜佛场面,富裕的苏州人,喜欢求佛拜佛,但年幼的父亲知道,口袋里缺乏香火钱,即使想求神改善生活都不可能。父亲与哥哥一起在寺庙里自由玩耍,在众香客的人缝里钻来钻去,图个热闹。
你还记得那地方么?
一天,我问父亲。近日,我想到苏州地去旅游,顺便到寒山寺去玩一玩。既然去了,父亲常说他熟悉那地方,何不带上父亲一起去呢。他这个年纪,若没有儿女陪伴,人家是不让他出门旅游的,我这次带他去旅游,可谓一举两得。
父亲听了我的话,顿时兴奋起来,他已体验到故地重游的快乐了。
汽车上路后,父亲打开的话匣子便关不上了,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大半个世纪前在苏州生活的往事。
祖父为什么去苏州,而不去其他地方谋生呢?
父亲先提出这个问题,然后,自己回答说:
其实,当年祖父也是第一次去苏州,他是听一位老乡说的,苏州那里人好,苏北人到苏州来,有过上好日子的机遇呢。这位老乡,先前率全家老小,乘一条小船,辗转多时,终于来到苏州。不久,他遇上一位贵人,人家指点他,可以用小船做运输,将城里人生产的有机肥料,送到苏南乡下去,卖给种田的人家,可以赚钱养活一家老小呢,人家就是干这一行的,有实践经验。老乡一家因此有了可靠的收入,过上了稳定的生活。祖父便幻想自己也能走上这条路,他向老乡学习,也置办一条小船上江南去了。
我爱听父亲讲故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认为他用词很精准,恰到好处,一字不识的老人能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有文化的人,固然讲究遣词造句;即使没文化的人,也本能地做到这一点。例如,这里他说祖父上江南,而不是下江南。想想这个“上”字用得真准,只有乾隆皇帝有资格下江南,皇帝是天下第一,俯瞰芸芸众生,他去哪里都是向低处走,江南当然也不例外。而苏北人去苏州,则是到好地方去谋生,苏州是天堂之地,江北人去江南是人往高处走,当然为上。
祖父带领一家人乘船到了江南以后,生活却没有立刻水涨船高,倒是很快地陷入赤贫的境地,他们没带多少钱粮,不久,便耗尽了积蓄,生活难以为继。情急之下,祖父见人家下河摸河蚌,拿到菜市场去卖可挣钱。做这活不需要本钱,可以白手起家。祖父立刻行动起来,当天便从船沿滑下河去,摸了许多河蚌。第二天,拿到菜市场去卖,果然,有了收获,船上又见炊烟升起,一家人都很高兴。
你还记得是哪一条河么?
父亲正说得起劲,我打断他的话问到。
大运河。
大运河在苏州城里也长呢,你说的是哪一段?
靠近一座寺庙,在船上,能听见寺庙里传来暮鼓晨钟呢。我与哥哥常到庙里玩,穿行在众香客之间。烧香拜佛的多半是妇女老人,往往还带着孩子,人家孩子与我们有明显区别,主要是衣着不同,我们一身多日未洗的破旧衣服,人家身上的衣服干净整洁,有些还是丝绸布料,一看便知是富贵人家的孩子。
自己条件比人家差,心里好受么?
我又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父亲却从容地回答道:
小孩子对这些问题兴趣不大。虽然,有条件好的人在我们面前大摇大摆。但是当时社会上穷人多,我们有一种站在大多数人这一边的优越感呢。再说,寺庙这地方比较特殊,瞧不起人的目光少,既然知道到寺庙来烧香拜佛,当然也知道寺庙里提倡众生平等的道理。老弱病残之人,自愿选择待在寺庙附近,他们能获得一种人与人平等的感受,香客不会以鄙视的目光瞧他们。暂且不说这个,继续说祖父下河摸河蚌的故事。
父亲略停顿了一下,其间,他打开茶杯,喝了一口茶,然后继续说道:
谁知,好景不长,祖父因连日下河,长时间浸泡在水里,患上了疟疾。他整天睡在船舱里,每到下午三时,疟疾病准时发作,他虽裹身在棉被里,仍然觉得周身寒冷,如置冰窖一般,嘴里冷得上下牙颤抖,咯咯作响。身上盖着的被子,随他寒冷的身体一起抖动,甚至,连小船也微微摇晃,祖父颤抖得一家人心神不宁。
祖母束手无策,她拿不出钱上岸为祖父买药治病,只是默默地到寺庙里,没点一支香,单凭自己的心意,求神保佑祖父。大概是她没花钱的缘故,祖母求神保佑时,端坐的神明神色未变,她当时以为神明是一视同仁,没有嫌弃她呢,可是后来,祖父的病迟迟未见好,祖母便内疚自己没有一点香火钱,菩萨没得一点好处,所以,也难怪她办事拖拉。
祖父虽然病了,可一家人的生活还得继续。家主倒下了,孩子们便顶了上去,尽管,当时父亲才八岁,哥哥十一岁,他们还是自告奋勇地与祖母分担家庭生活的重担,整日在外面奔走,一有收获,便立刻飞奔到船上,与全家共享。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2646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