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遥念一位打工妹》内容如下:
1992 年冬日,安徽农村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撤区并乡”工作,我作为一名“乡聘无编制人员”自愿离岗后,怀揣着梦想到南方城市去打工。
那时,省城合肥一天只有一班次发往广州方向的大巴,车票需要提前一天到长途汽车站窗口排队购买,单次车程耗时30 多个小时,还要中转一次才能抵达深圳市罗湖口岸。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出远门。为了在路途中有个照应,在排队购票时,我特意挤在了一位“老乡”口音人的后面,上车后发现我俩的座位间距很远,我试探着和他的邻座协商调换一下座位,那位乘客很固执,坚持对号入座,我只好悻悻回到自己座位上。
我们乘坐的这趟客车是一辆扬州卧铺大客车,我的邻卧是一位女子,性格大大咧咧,入座后就主动和我搭讪,并问我是哪里人,我敷衍着随口一答是安徽人。她自我介绍说是安徽肥西小庙人,在深圳那边打工,一年来家一趟看看老人和孩子,这就匆匆返程了。当年,深圳正轰轰烈烈地搞开发、开放,劳务市场十分活跃。该女子说她在深圳打工已有好几年了,应该算是安徽去特区闯荡的首批打工妹了。
客车行走的速度比较缓慢,车载空调也不太好使,正值寒冬,车内温度较低,加上一路上摇摇晃晃,很多人在车内难以适应,有乘客开始出现晕车和呕吐症状。客车行至九江境内时,已近傍晚,司机把车子停靠在一家长途客车定点就餐的饭店旁,大声叫喊乘客们下车吃饭,并再三警告,若在这里不下车吃饭,一路就没有机会停车吃饭了,旅客们听了一阵骚动,纷纷走下客车。
下车后,大家一窝蜂似的朝着公厕方向奔跑。邻座的这个女子没有急于入厕,而是向停车场内的一个小卖部走去,她边走边回眸一笑说:“我先去买点吃的。”等我们从厕所里涌出来时,我远远看见她站在小卖部门前,双手各拿着一桶泡面,笑盈盈地迎着我说:“给你也买了一份,先垫垫肚子。”我以为她在跟我身后的人说话,回头扫了一眼,见四周无人应答,我顿时觉得脸部发烧,冒昧问一句:“是在喊我吗?”她压低声音说:“是呀,这里的菜饭很贵,也不太卫生,我怕吃坏肚子,就买了两桶泡面,顺便给你泡了一份。”那时候的人与人之间交往思想很单纯,少有设防之心,我边接过泡面边连声道谢。她说:“同乘一辆车出行是缘分,不必客气,现在下车吃饭的旅客较多,我担心开水不够用,才抢着泡面的。”我执意要给她泡面钱,被她拒绝了。这也是我第一次吃桶装泡面,感觉味道特别香。
客车在九江段大约停了半个小时,乘客们又继续上车赶路。多数人上车后昏昏欲睡,我为了感激这碗免费的泡面,开始有一句无一句地陪伴着身边这位陌生女子唠嗑。从闲聊中,得知她姓叶,家有一女,由婆婆照料,老公是鱼贩子,夫妻俩在一起经常闹矛盾,当年为了和老公怄气才出门打工的,没想到迈出这一步,就再也不想回去了!
吃过方便面有点口渴,我从行李包里摸出几个橘子来润润喉,顺便递了两个给邻座女子,她没有推辞,接拿时两只手无意间发生了触碰,女子惊讶地说:“你的手怎么这么凉呀!”她把橘子放在一边,侧过身来把手伸到我手边说:“你试试我的手,多暖和。”我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惊呆了,只好硬着头皮把手伸了过去,礼貌性地触摸了一下,顿时觉得一股暖流传遍全身。
车内光线渐渐暗淡下来,乘客们说话的声音也逐渐减少,女子有意或无意地把手搭在两卧铺之间,我虽然感到有点拘谨,但更多的还是感到踏实放心和偶遇所带来的温暖,一份美好的心情伴随我熬过了那个冰冷的长夜。
晨光透过了车窗,车内的乘客们已经能看清彼此的脸庞,女子保持着似睡非睡的样子。我伸了个懒腰,胳膊不小心碰了她一下,她敏感地把胳膊收了回去,相视一笑,保持着应有的姿态。
分别的时候,她给我留了一张字条,歪歪扭扭地写了联系方式:深圳龙岗区布吉布心路某电子厂和传达室的电话号码,她说:“我没什么文化,字写得丑。”又说:“我也帮不了你什么忙,你若能在这边落脚,可以经常过来聚聚,我喊几个老乡陪你。若找不到称心工作,回去前也要跟我们打声招呼,我请你吃顿饭。”
那时,我还没有手机,随身携带了一个数字BP 机(又叫传呼机),我把BP 机的号码也告诉了她。第三天(周日)上午,我在劳务市场转悠,传呼机收到了两条来自本地(深圳)的信息,因身边没有公用电话未能及时回复,待我找到公用电话回复过去时,对方已经不在电话旁了。接电话的人告诉我,那边是公用电话亭,刚刚打传呼的人是一个穿蓝色工作服的女子,是附近电子厂的员工,我猜想这个女子一定就是那个热心的小叶了。
此后,我在深圳又逗留了几天,其间我也拨打过她留给我的电话号码,几次都因分机占线,没有连线成功。返程的前一天,我特意去了她说的那家电子厂大门口等了一会儿,因下班时段人多,员工们都统一着装工作服,很难识别出某个人来,最终无功而返。
如今,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和她再也没有缘分再见上一面。当年的小叶可能早就把这事给淡忘了,但我却念念不忘这个满腔热情的打工妹和她送我的那碗香喷喷的方便面。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2643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