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古诗词里的植树》内容如下:
中国人,自古亲近自然,喜树木。《礼记》记载“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意即春天植树造林是最大的道德。植一棵树,德行馨香熠然。
植树造林,在我国源远流长,深入人心。古代许多的文人墨客也大多喜欢亲手种树,并写下了许多经典诗句。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唐诗宋词中,去寻找古代诗人的植树情怀。
晋代诗人陶渊明爱柳成癖,他中年弃甲归田后,亲自在田园水边栽柳,以柳为友,怡然自得,人称“田园诗人”。他在《归园田居》诗中写道: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他还有“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等名句,更道出他对柳树花木的深情。有趣的是,他在《五柳先生传》中言之:“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故此,自号“五柳先生”。
唐代王维酷爱竹子树木,他隐居辋川,种了一片竹林,并在《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诗中咏道: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享有“诗仙”之称的李白喜欢植树,偕同夫人、女儿来山东居住,在太白楼旁亲手栽桃,三年后赋诗咏道: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唐代大诗人杜甫也喜欢种桃,他在成都浣花溪畔营造草堂,四处向友人寻购桃苗,并在草堂周围十里广栽桃树。他向县令索取桃苗时写道:“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经其苦心经营,终使住宅面貌一新:
万里桥西一草堂,
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净,
雨裛红蕖冉冉香。
柳宗元更爱种柳,堪称“植树模范”。他任柳州刺史时,极力倡导植树,并亲自在柳江沿岸栽柳树,还满怀激情写下《种柳戏题》: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他还在《种树郭橐驼传》中把植树巧妙总结为广为流传的五句话:“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这实际是诗人自己种树的经验之谈。
宋代苏东坡也热爱植树,出任杭州地方官主持筑西湖长堤(今苏堤)时广种杨柳、芙蓉,使西湖增添了“东风二月苏堤路,树树桃花间柳花”的景象。他在黄州任职,筑室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在住宅四周种一片桑、竹、柳,有诗咏之:“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他从少年时代就喜欢种植花木,有《戏作种松》诗句为证:
我昔少年日,种松满东冈。
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
清末名将左宗棠率军戍守边疆,沿途大种柳树,人称“左公柳”。为此,清末诗人杨昌俊写诗记载左宗棠的功绩:
大将筹边尚未还,
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渡玉关。
诗人喜植树,更爱树。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记述,江西某太守欲砍伐一古树,一位诗人得知,事前在树上题诗一首:
遥知此去栋梁材,
无复清阴覆绿苔。
只恐月明秋夜冷,
误他千岁鹤归来。
太守读之,怆然有感,遂命不伐。
诗人笔下的植树爱树诗,富有诗情画意,寓意深远,启迪后人。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2617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