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下精彩故事,品世间百味人生【CTRL+D 收藏98故事网】
98故事网-经典故事_精选文摘_当代小说在线阅读
当前位置:98故事网 > 精选文摘 >豆鬼及其他

精选文摘《豆鬼及其他》

栏目:精选文摘|日期:2024-08-14|来源:故事文摘|作者:陈家恬|阅读:手机阅读

精选文摘《豆鬼及其他》内容如下:

学问,学问,学会追问。再次请教母亲。她脱口道,长的,绿的,做菜的,叫倭瓠;圆的,灰白的,做匏匜(老匏对半锯开,掏空,阴干即成。或曰刳匏为匜)的,叫白匏。对于后者,她又补充道,幼匏也可以做菜,它也有绿皮的,有花纹的,叫花匏。问及后者食用时有无苦味,她矢口否定。我曾种过倭瓠和白匏,也种过花匏,也吃过花匏,口味与倭瓠相似,并非“甘者供食,苦者充器”。论口感,瓠较软较甜,匏较硬较溓,倒是事实。

纸上得来终觉浅,与其相信书籍,不如相信母亲和自己的经验:“瓠”与“匏”,应是“两名表两物”,而非“异名同实”。所以,舀水器应是“匏匜”,而非“瓠匜”。

顺带说一下,清人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诗中“寸寸河山寸寸金,瓠离分裂力谁任”的“瓠离”,当是“匏离”。

两种稻

一种叫红壳秫,一种叫高脚秔(后经多方考证,得知其本名为长芒秔)。它们类似于《宋书·陶渊明传》所写:“公田悉令(时任彭泽县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其中及《说文》中的“秫”“粳”,与本文所指有所不同。

红壳秫,谷壳有淡红色的茸毛。虽然水稻颖壳不仅有黄色,还有褐色、紫色和黑色,但我只见过这一种。它的米粒短而胖,洁白如瓷,颗颗赛珍珠。蒸熟的,清香,绵软,可缠住舌头。米曰糯米,多用于酿酒、做糍。酿酒下水之前,碓(舂)糍粑下臼之前,母亲捏出几团,分给等候多时、垂涎三尺的我们,那是多么快活啊。含有红糖的糍粑,那颜色本来就好看,加之散发的芳香,便越发诱人了;稍稍擀平,切成小块,菱形或长方形,沾了炒过的小麦磨成的粉,仿佛蒙上一层果粉,粉嘟嘟的,糯香和麦香竞相迸发,香香糯糯,柔柔软软,缠缠绵绵,吃它一口,回味无穷!

长芒秔,谷壳有长芒,像大麦。米粒大,稍圆略扁。所谓大米,似乎只有它称得上!若是黄土田出产的,米色则呈牙黄;若是沙土田出产的,米色则呈淡绿。不见《天工开物》提到的“雪白、大赤、半紫、杂黑不一”的那种米色。蒸熟的,乳白,清香,柔软,富有弹性,口感极好,叫人百吃不厌。有人竟有这样的奇妙感受:饭到了嘴里,往往不知道是怎么吞下的!米曰粳米,多用于碓粿。那粿缠绵,油亮,仿佛抹了油。就连那乳汁般的米饮也是宝贝,加入少许虾米和盐巴,稍稍一煮,即成美羹,哺乳期的女人一喝,泌乳量就会陡增;陈旧的被单经过它的浆洗,便挺括起来,温暖起来,蕴含稻米和日头的芳香,贯穿于整个梦乡。利用长芒秔的米做白粿是一流的,假如用礤子把这种白粿擦成番薯米状,晾干,经由爆米花机一爆,那种滋味就像沉默的味蕾第一次听闻爆米花时那骇人的霹雳,真叫人瞠目结舌;即便未经任何加工的这种大米,经过那么一爆——只需一饭碗,即可爆出一大簸箕——锥立的,雪白的,貌似日本的富士山。至于口感,我曾经无数次搜肠刮肚、绞尽脑汁,至今还找不到自我介绍式的贴切语言来描述它。康熙皇帝要是品尝过,兴许也会发出他在御瓜圃试种御稻米的那样感慨:“朕每饭时,尝愿与天下群黎共此嘉谷也!”

此类尤物近乎“道”,恐怕也是不可道白的。这些水稻或大米的卓异之处,想必是它们独有的神器——锋芒所成就的。

然而,它们的芒——所有的芒从来都是不受欢迎的,甚至丝毫不能容忍,盖因它给人的直觉,是尖锐,是凌厉,是拒斥,是威胁,甚或冒犯。位于谷粒尖端的长芒是水稻为适应生存环境进化的结果,它就像骑士的长枪短剑,可以抵御一切来犯之敌。成熟稻穗的敌人有两个,头号是野猪,二号是鸟类。有些山区的有芒水稻之所以叫“野猪哽”,是因为野猪吃了如鲠在喉;之所以叫“鸟大叫”,是因为鸟吃了呱呱大叫;之所以叫“鸟不踏”,是因为众芒在背,连麻雀都不敢落脚。这些稻种显然都是未经驯化的。

有的人也有芒,他隐于性格,如同剑藏于鞘,往往经由言语而显现,若不克制,时时毕露,处处毕露,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这是闲话。

长芒作为一种附属性状,对产量无益,而且不便收割和储存。除去谷子的长芒同样不易,晒干后,要么赤脚搋,要么用刀剁,然后簸净。鸡鸭也爱吃这种谷子,四处寻找。也许它们不懂得芒的厉害,只顾吃,不管芒,囫囵吞下,饱食之余,不仅无法消化,反而被撑得半死。曾经有一头公鸡就落得这样的下场。母亲居然充当外科医生,拿起剪刀,剪开嗉囊,取出谷子,缝合。它得救了,元气大伤,形销骨立,连打鸣都不响,更不用说与别的公鸡角斗,或追逐它所心仪的母鸡了。那一团谷子趴在空地上,许多鸡鸭路过,看了一眼,又看了一眼,仿佛小孩邂逅一座坟墓,仓皇逃离。那一团淡黄的谷子,最终变成一簇淡绿的秧,结出几粒秕谷,诱惑着鸡鸭。

农人喜欢这种稻,却讨厌它的长芒。每年即将收割的时候,就会提着箩筐去田里,把那些穗长、粒多、粒大、芒短的稻穗先剪起来,留作种子。细看,颇具行为艺术特质。此类选种方法想必是古老的,或许启迪自《诗经》“种之黄茂,实方实苞”,或许借鉴于《泛胜之书》“取禾种,择高大者,斩一节下,把悬高燥处,苗则不败”。虽经精挑细选,但是,第二年,它的芒依然故我,还是那么长,还是那么尖锐。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25897.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页 1 2
阅读相关精选文摘标签:散文随笔
本站所有故事、文摘、小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2024 98gs.com 98故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3060号-2
合作 / 友链 / 建议请联系E-mail:3257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