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隔水青山似故乡(外一篇)》内容如下:
五家渠位于天山博格达峰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所在地,邻近昌吉、乌鲁木齐市,相距也就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是从乌鲁木齐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最近的绿色通道。
五家渠一带历史悠久,早在西汉以前便是游牧之地,但“五家渠”地名的沿用,仅有120多年的历史。清末民初,当地居民为灌溉种地,从老龙河引出一条水渠,沿渠住了杨家、冯家、杜家等5户人家,始称“五家渠”。
一大早乘车从乌鲁木齐市出发,半个多小时后。进入五家渠市区,恍若置身江南,清新的气息,裹着馨香,扑面而来。马路宽阔,两旁是密植而又葱郁的多彩乔木和艳丽花卉,白杨、银杏、枫树、玉兰以及薰衣草、郁金香、格桑花、紫罗兰,在偌大的调色板上,泼洒着五颜六色的自然元素,给小城穿上了华丽的盛装。微风吹拂,花枝乱颤;秋阳饱满,落地成金。幢幢高楼鳞次栉比,在蓝天白云下,巍然耸立。整个一座绿色之城、生态之城、活力之城、现代之城、浪漫之城。
热情的主人领我们到五家渠新城,参观有着浓郁江南风情的一大片院落。一幢幢园林别墅,设计精巧,粉墙黛瓦,造型别致,豪华气派,掩映在绿树鲜花丛间,在阳光的照耀下,艳丽夺目。
一个占地上千亩的旅游马场,显得辽阔苍茫。围栏中,一匹匹骏马,毛色锃亮,悠闲地踱着步。让人称奇的是,一长溜马厩,居住着上百匹汗血宝马,或粽、或白、或灰、或黄、或黑……个个高大威猛,气宇轩昂。见有客人光顾,原本安静的马儿,顿时不安分起来,以撞栅栏、打响鼻、转圈圈的方式与客人打着招呼。大型跑马场内,三四位教练正指导弟子或策马飞奔、或腾越栏杆、或踢踏舞步。如此投资10多亿元的项目,即便在沿海地区也并不多见。
来到了有着7000亩水面的青格达湖。背靠天山,碧水连天,清冽冽的湖水,在阳光和微风下泛着鳞鳞波光,飞鸟掠过,啁啾有声,显摆着属于它们的自由。在湖堤右前方,有一片湿地,一大片野苇,摇曳着集体的庄严。几株枯苇,虽失去了随风摇曳的韧性,却依然挺着腰杆,昂着头颅。“其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一幅极其壮美的景观。身后,湖堤岸坡及纵深处,各种野花五彩缤纷,争奇斗艳。再后面,便是一大片林带了,秋天的光亮闪耀在枝头。
午餐朵颐了手抓饭、烤羊排、驼奶等独特风味。抓饭传承千年,新疆人特爱吃,自有其蕴含的道理。其一,制作简便。只要备好食材,掌握米、水、油的比例及火候,男女老幼均会烹制。其二,营养丰富。从食材看,大米、羊肉、胡萝卜、洋葱等,有主食,有肉类蛋白质,有胡萝卜、洋葱等疏菜,倘若再加上葡萄干之类的干果,既荤素搭配、相得益彰,又营养丰富、层次分明。其三,可口美味。其色彩,有黄、有白、有红、有绿,几种食材巧妙组合,入口肥而不腻,有滋有味。现如今,去新疆的游客多了,在这么辽阔的地方,坐车去各地,经常一走就是大半天、一天,免不了要在途中吃饭,这抓饭也就成了既能迅速填饱肚子,又营养丰富的餐食。
说起抓饭,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从前有一位年逾半百的郎中,吃啥都没有胃口。渐渐地,身体变得十分虚弱,连走路都困难。在尝试了许多药物后依然无济于事。有一天,他突发奇想,用羊肉、胡萝卜、洋葱等配以大米焖制成了一种饭,此饭色、香、味俱全,且含有丰富的营养,让他食欲大增,早晚各吃一大碗。一个月后,渐渐恢复了健康。周围人对此惊叹不已,打探个中缘由,他便把此“药方”和盘托出,传给大家,一传十、十传百,这种焖饭渐渐流传开来,并逐渐演变成了新疆人爱吃的手抓饭。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2582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