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胆小如鼠”的“鼠”本指鼷鼠》内容如下:
如果我再煞有介事地来解释“胆小如鼠”这个成语的意思,想必一定会被读者朋友们骂得狗血喷头。但凡事较不得真,如果真要较真地问上一句:“胆小如鼠”的这个“鼠”,到底是泛泛而言的老鼠,还是指具体某种鼠?相信大多数人立刻就会瞠目结舌回答不上来了。
原来,“胆小如鼠”的“鼠”还真不是指泛泛而言的老鼠,而是鼠类中最小的一种,名为鼷鼠。据《魏书·汝阴王列传》记载,时任北魏东豫州刺史的拓跋庆和,被梁武帝萧衍的大将围攻,拓跋庆和举城投降,萧衍封他为北道总督、魏王。后来在项城遭遇北魏军队,拓跋庆和却“望风退走”,萧衍因此讽刺他“言同百舌,胆若鼷鼠”。
“百舌”即百舌鸟,善鸣。《淮南子·说山训》载:“人有多言者,犹百舌之声。”高诱解释说:“百舌,鸟名,能易其舌效百鸟之声,故曰百舌也。以喻人虽多言无益于事也。”萧衍讽刺拓跋庆和就像百舌鸟一样说得天花乱坠,但是一上战场就“胆若鼷鼠”。
鼷鼠这种鼠类很有趣,据《左传·成公七年》载:“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乃免牛。”古时在郊外祭祀天地,称作“郊祭”。郊祭前要先选择一头牛占卜,如果卜得吉兆就把这头牛养起来,然后再占卜郊祭的日期。这年鼷鼠先后吃了两只郊祭之牛的角,《左传》中记载的鼷鼠食郊牛角共有三次,鼷鼠似乎特别爱吃郊祭之牛的角。
我们来看看这种体型最小的鼠类的特性。《尔雅·释兽》:“鼷鼠。”郭璞注:“有螫毒者。”西晋学者张华所着《博物志》载之更详:“《春秋》书:‘鼷鼠食郊牛,牛死。鼠之类最小者,食物当时不觉痛。世传云:亦食人项肥厚皮处,亦不觉。或名甘鼠。”宋代学者陆佃所着《埤雅》也说:“鼷鼠有螫毒者,甘口啮人及鸟兽皆不痛。”李时珍《本草纲目》又记载了鼷鼠的别名“甘口鼠”:“鼷乃鼠之最小者,啮人不痛,故曰甘口。”又引陈藏器之说:“鼷鼠极细,卒不可见,食人及牛马等皮肤成疮,至死不觉。”
由此可知,鼷鼠最重要的特性是:体型细小,咬人不觉痛,但危害极大,以至于成疮而死。因此萧衍才用“胆若鼷鼠”来明讽拓跋庆和,表示极端看不起他。《三国志·魏志·杜袭传》中有“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之句,“莛”是草茎,以莛撞钟,钟如何能响?千钧之弩也不会只为一头小鼷鼠发射,极言对鼷鼠之轻视,古人因此用“胆若鼷鼠”来形容人极端胆小怕事。今人大多已不了解鼷鼠之特性,因此才泛泛而言“胆小如鼠”,虽然也能够形容胆小,但鼷鼠之危害性,古人对鼷鼠的厌憎之情却统统忽略了。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2573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