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父亲的车》内容如下:
一个周末的早上,父亲打来电话说,他的电动小车刹车不太灵活了,让我回去给他修修。这辆电瓶车是父亲代步的最佳工具,刹车不好用可是牵涉到安全大问题。挂断电话,我就马不停蹄地驱车回去帮他修车。
我已记不清这辆电瓶车是父亲更换的第几辆车了。父亲是赶潮流的,尤其是在代步工具的选择上,更是不愿落后。从我记事起,家里就有一辆飞鸽牌自行车,成天擦得锃亮,左邻右舍有事出远门也都会借去用一用。据说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父亲从沛县步行到徐州购买的。
那个时候交通很不发达,从沛县到徐州只有一条破破烂烂的砂石路。步行到徐州,父亲用了整整二十个小时,第二天买了自行车骑回来又用了近十个小时。一路上更是尘土飞扬,一来一回,光身上的尘土就有斤把重。每每回忆起这个经历,父亲都会说上好大一阵子。现在好了,从沛县到徐州有了好几个选择,可以走一级公路,也可以上高速,还可以走沿湖公路,最快的是走徐沛快速通道,据说到徐州只要四十多分钟。从二十个小时到四十多分钟,可以想象我们的交通环境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和变化。
印象中,父亲还买过一辆凤凰牌的大链盒自行车。对这辆自行车的细节记忆已经不深刻了,但对这个大链盒车后座上一直挂着的帆布工具包却有着深深的印象。小时候经常在村口盼父亲下班回来,因为每次回来他都能从这个帆布包里掏出面包、包子等吃的,甚至有时候还有苹果、橘子等水果。那个时候这些都是难得的美味,也是我们兄弟姐妹几人在小伙伴面前炫耀的资本。每次分得的东西我都是放到最后吃,而弟弟每次都狼吞虎咽很快吃个精光,然后再眼巴巴地望着我的那份。每当这时我就会分给他一些,然后提出条件,比如到田里干活的时候帮我拔一垄草,或者放羊的时候替我牵着那头领头的大公羊。但是弟弟吃的时候答应得很爽快,每每到干活的时候就会耍赖,那时候我就会要求他还我的苹果或者面包。这种“要挟”,我竟然进行了好几年,屡试不爽。现在再看看这些那时被我们当成美味的东西,面包、包子已经成了用来充饥的物品,水果摊点上,苹果、橘子等水果更是司空见惯,菠萝蜜、榴莲、山竹等南方水果也不稀罕。从被当成“美味”到成为用来充饥的物品,可见我们的物质生活是怎样的丰富。
再后来,父亲还买过一辆燃油的助力车,这辆车到现在还在老家的一个棚子下放着,由于长时间的放置,车子已经发动不了了。母亲几次要当废品处理掉,父亲却一直不让,像宝贝一样还经常擦拭擦拭,充充气,有时还要推到院子里来回走一走,满脸自豪的样子。对父亲这一行为我一直不理解,后来与母亲聊天提到这事的时候,母亲的话让我茅塞顿开。原来父亲的这辆车当时是村上第一辆“喝”汽油的车,父亲每次上班骑着这个车别提多拉风了。但这个车的价格也挺美丽,就这么一个小东西花了父亲近千元,当时的一千块钱可以买两台17寸黑白电视机,买十件出口转内销的毛呢大衣。母亲说的时候也是满脸自豪。
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拥有这么一辆车子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呀。但是现在不同了,村里家家都有了轿车,还有的人家一家就有好几辆,轿车已经成了大家的代步工具。就连父亲也购买了辆电动小车,从一辆燃油助力车都当宝贝到小轿车的普及,可以想象我们的代步工具有着多大的变化。
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开车到了村口。我们村经过新农村建设改造,现在的村庄房屋排列整整齐齐,门前的绿化灌木也有专人修剪,到处整齐有序,村中的道路也早已铺上了水泥。村前的广场上,大爷大妈在健身器材上舒展着身体。
“滴滴……”几声清脆的喇叭声传来,是邻家二哥开着收垃圾的小拖车,顺着街道回收着每家每户的垃圾桶。看着村子的变化,想想以前晴天尘土飞、雨天两脚泥的村中泥土小路,还有那些土坯房,那时怎么也想不到会过上这样富庶的生活,这些都得益于祖国的强大富裕,国富则民强,民强则国兴。想要过上更美好的新生活,我们就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2570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