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下精彩故事,品世间百味人生【CTRL+D 收藏98故事网】
98故事网-经典故事_精选文摘_当代小说在线阅读
当前位置:98故事网 > 精选文摘 >台北素书楼

精选文摘《台北素书楼》

栏目:精选文摘|日期:2024-08-07|来源:故事文摘|作者:汪震国|阅读:手机阅读

精选文摘《台北素书楼》内容如下:

走进院子,那张大石椅还在,当年钱穆曾坐在那里吹箫,静谧中似乎隐隐还能听到悠扬的箫声在秋风中回荡。还有一个小小的茶几,这是钱穆当年独自下围棋的地方。钱穆很喜欢围棋,但是却从来不跟别人对弈,因为他觉得那样不仅费时而且伤神,所以他总是自己摆开棋谱,一个人沉浸在厮杀中。钱穆还痴迷于侍弄花花草草,据胡美琦回忆,当年素书楼没有落成前,钱穆在原来居住的仅有二十多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就种养了许多的花草。素书楼落成后,钱穆更是在院子里栽满了花草,栽花赏花成了他调节生活节奏的一种很好的方式。胡美琦还专门赋有一首小诗,诗曰:“一园花树,满屋山川。无得无失,只此自然。”

素书楼如今还是完全依照当年的原貌陈设的。一楼是宽敞的客厅,客厅的墙上挂着用朱熹所书的“立修齐志”“读圣贤书”的刻碑拓片制成的对联。从搬入素书楼开始,前后十八年的时间里,这里都是钱穆授课的课堂。在先生众多弟子中,有人坚持年年在这里听课,从学生听成教授后,又带着自己的学生来听课。当时听课的学生都是按辈分或与先生同坐一桌,或坐在客厅旁边的沙发上。一幅挂在墙上的黑白照片特别引人注目,这幅照片记录的是1986年7月30日,钱穆在自己生日的当天,为学生上完“最后一课”时的场景。当时的钱穆显得异常激动,他站在那里,给弟子们留下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赠言:“你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

客厅的左手边,是通往二楼的楼梯,楼梯旁挂满了先生与家人、弟子等人的合影。二楼是书房和卧室。书房的墙上挂有钱穆手书的对联“新春来旧雨,小坐话中兴”,书房内立有高大的书柜,一张不大的书桌上放着钱穆《朱子新学案》手稿的复印本。书桌旁的玻璃柜里则陈列着钱穆自幼喜好的竹箫、围棋以及生前所获得的各种文化奖章。钱穆夫妇的卧室则显得很简单,只有两张单人床和一个床头柜,另有一个小小的梳妆台和一个低矮的五斗橱。

钱穆曾说:“若使其人生终身囿于物质生活中,没有启示透发其爱美的求知的内心深处,一种无底止的向前追求,则实是人生的一最大缺陷而无可补偿。人生只有在心灵中进展,绝不仅在物质上涂饰。”他还说过,“人类在谋生之上应该有一种爱美的生活,否则只算是他生命之夭折。”从先生故居的陈设,可以看出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五、

也许是先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懈坚守,阻碍了台独分子的步伐,让他们心里感到很不舒服。

1990年6月,民进党台北市议员周伯伦公开指称钱穆所居住的素书楼占用的是台北市政府的土地,要求政府立即予以收回。当时的陈水扁也以“立委”的身份,通过书面质询的方式指控钱穆“霸占政府建筑物”,强烈要求台北市政府收回这块土地和素书楼。

面对这场来势汹汹的“文化暴力”,许多有识之士都站在了先生这边,并一再劝说钱穆不要去理睬他们。

生性刚毅的钱穆虽然时年95岁,而且已是双眼失明、体弱多病,但他还是坚持搬出了素书楼,迁居到台北市杭州南路的一座公寓内。三个月后,心情抑郁的钱穆因病与世长辞。

好在公道自在人心。马英九出任台北市长后,开始重新整修名人故居。在素书楼整修完成重开大门时,马英九以台北市市长的身份向钱穆的遗孀胡美琦深深地鞠了一躬,代表台北市政府向钱穆先生表示深深的歉意。

2010年8月30日,国学大师钱穆逝世20周年追思会在素书楼前举行。马英九这时已出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他不仅出席了追思会,而且以台湾地区领导人的身份,再次向胡美琦表达歉意。同时,马英九在会上还明确指出,钱穆先生并没有侵占公产,建造素书楼的这块土地原先登记的用途就是宾馆用地,钱穆先生绝对不存在侵占公有财产之事。

据说陈水扁当上台湾地区领导人后,为了笼络人心,也曾向胡美琦表达了歉意,并将素书楼改为钱穆先生纪念馆。但是胡美琦并没有买陈水扁的账,她曾公开讥讽说:“宁为死人办纪念馆,也不给活人住。”

六、

站在素书楼二楼的窗前,眼前是苍翠的绿色,远处是台北故宫博物院金灿灿的瓦顶。先生晚年失明后,就常常或站或坐在这里,默默地度过了一生最后的岁月。据胡美琦回忆,钱穆常常会与她谈起自己的母亲,以及故乡一望无际的太湖与旖旎的风光。

钱穆曾有一句名言:“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视本国以往历史无有一点价值,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以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钱穆还特别提醒人们,所谓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了解之乎者也的古籍,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民族的历史。

钱穆的一生,无疑是为弘扬中华文化殚精竭虑的一生。

他始终坚定地认为,民族复兴、国运昌盛、社会和谐、人民乐业,必须依靠传统文化的力量,必须依靠民族精神的引导,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钱穆去世后,他的灵骨一度暂存在台北阳明山的永明寺内。1992年1月9日,根据钱穆生前留下的“归葬大陆”的遗愿,他的家人护送着他的灵骨回到了他曾经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江苏省苏州市,安葬在吴中区金庭镇秉常村的一座山岗上。先生的墓前立有一块黑色的大理石墓碑,上书“无锡七房桥钱穆先生之墓”。墓碑前置放着一块形似书卷的石案,突显了钱穆一辈子读书、教书、写书的人生历程。墓后的石墙上嵌有一块黑色的石碑,上面刻有这样一行字:“遵先父遗愿,1992年1月9日归葬于此。”2012年,胡美琦去世后也归葬在这里,夫妇两人最终都实现了叶落归根的遗愿。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2531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页 1 2
阅读相关精选文摘标签:散文随笔
本站所有故事、文摘、小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2024 98gs.com 98故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3060号-2
合作 / 友链 / 建议请联系E-mail:3257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