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春味悠悠》内容如下:
春螺
春到中段,不但时令蔬菜争“鲜”恐后,各种河鲜、湖鲜也正是肥美之时。其中,螺蛳是此时节很受青睐的水鲜。
食螺,据说在两个时段最美。一是清明前后,一是中秋以后。清明时节,已从冬眠中醒来的螺蛳,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滋养,尚未怀子,肉质丰满且富弹性,甚为鲜美。及至春末夏初,螺蛳开始繁殖,不但多子碜牙,且营养多输与满腹的幼仔,味道寡淡。至中秋,产子后的螺蛳又渐渐恢复“身子”,重又丰腴。
在江南水乡,人喜食春螺。有“清明螺,赛肥鹅”之说。一重意思自然是说此时节螺蛳之美,另一重意思则表明,那清贫人家因为有了春螺的“开荤”,其味在寡淡的日子里自是胜过一只鹅的肥美。
曾经的日子,吃不起鹅的人家,在回暖的春水里摸盆螺蛳,用清水养两天,滴上几滴菜籽油,等螺蛳吐尽泥沙,用刷子刷干净,然后夹去尾端,放点葱姜辣椒煮熟,即是一盆久违的“肥”美。简单的,掏一把过冬的腌菜合煮,其味咸鲜爽口,也是美甚。
在渠边塘畔摸螺蛳,也是乐趣。三四月天,塘坝里的水还带有一丝凉意,浅水处,可以看到一只只螺蛳或吸附碎石或缓缓移动。卷起裤脚,脱掉鞋袜,站到水中,一边感觉春泥的酥软,一边在水中沿堤摸索,不消一个时辰,就可收获满满。
春天,韭菜正嫩,韭菜炒螺丝是寻常人家案上的佳肴。将新鲜的螺蛳肉从壳中挑出洗净,青嫩的韭菜切段,配入红椒爆炒。鲜韭去腥增香,螺肉汲取韭香提鲜,两者搭配,清新鲜美到难以想象。
秋螺以大为美,春螺则以小为鲜,春日里市场上有“小螺比大螺贵”之说。春天的小螺蛳,肉质更加细腻软嫩,鲜美爽口。
烹饪螺蛳肉的方式多种多样,适合清炒,也可以烧、煮,烩成蒜香、麻辣等多种口味。如红烧螺蛳、酱爆螺蛳、香辣螺蛳等。春食螺,有“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肴均不及”之誉。
先民食螺历史悠久。食螺最早见载于《魏书》:三国纷争,袁术驻兵江淮,粮草不丰,袁术便令士兵拾螺为食。南北朝医药学家陶弘景也在其着述中记叙了食螺。元代《荆钗记》提到了当时人们已经买卖螺蛳。明朝《运甓记》则记载了炒田螺这道美食。
民间有“啄螺蛳过酒,强盗赶来勿肯走”的俗语,喻螺蛳之味美,到了即便冒生命之险,也不肯舍弃的地步。
民国时,李宗仁曾邀白崇禧一起吃螺蛳,感叹:如果没有战事,美酒配田螺,也是一大乐事。
螺蛳之魅力,即便是尝尽了人世间各种山珍海味的帝王也无法抵挡。南宋高宗赵构,某日去臣子家吃饭,这位大臣知皇上喜好,准备的珍馐中就有“姜醋生螺”“香螺炸肚”两道以螺蛳为原料的佳肴。
童年的时候就听过螺蛳姑娘的故事,各地版本很多,大同小异。这在陶渊明的《搜神后记》、晋朝人束皙的《发蒙记》、南朝梁任昉撰写的《述异记》、唐代徐坚编撰的《初学记》等诸多文集中皆有记述。
就像螺蛳姑娘的故事属于民间,螺蛳也是最平民的食材,它寻常易得,是普通人家春日之爱。即便以其美味上得贵席,也若偶入灯红酒绿的乡下女子,难脱其乡野的淳朴。
南方人喜食带壳的春螺,剪去尖尾的螺蛳,投入姜、椒、蒜等调料先炒后煮,鲜辣异常,是街边排挡的必备。会吃的,将螺蛳用筷子夹住放入嘴边一嘬,鲜嫩的螺肉和汤汁就轻松入口。有嘴笨的,只好用牙签将螺蛳肉挑出,只是少了“嘬”的乐趣。嘬螺蛳是容易上瘾的,鲜美的螺蛳仿佛就是唇舌上不能割舍的春日之吻,让人沉迷。
一边食螺佐酒,一边品味螺蛳姑娘等佳话,春天的滋味,生活的美好,悠长。
地丹
乡人送来一小篮地丹,洗净盛入盘中,宛如一片片温润的美玉,让人怜爱。
春回人间,第一声春雷过后,山坡上、草丛中、乱石间便冒出一片片形似小木耳的地丹,于是有人称之雷耳、雷公菌。
也有叫地皮菜、地衣、天菜、地软儿的。比如我的外婆便称之为地耳,说木头的耳朵叫木耳,土地的耳朵叫地耳。这些地耳,是土地公公贴着地面在聆听春天回来的脚步和万物生长的声音呢。
在我的家乡,乡人大都称地丹为“自达”(音),窃以为是方言口音差异。后来在文字中知道,地丹又称地踏菜,地踏与“自达”在乡言中发音很是接近了。
明代的王磐在其《野菜谱》中记录了一首“地踏菜”的歌谣:“地踏菜,生雨中,晴日一照郊原空。庄前阿婆呼阿翁,相携儿女去匆匆。须臾采得青满笼,还家饱食忘岁凶,东家懒妇睡正浓。”
歌谣中描绘出地丹的特殊生长环境,就是雨后旺盛,久晴却无。连续两三天的春雨后,最适宜捡拾。这时,提个小篮,在湿润的山冈和林丛中寻觅,总会有“青满笼”的收获。
地丹实际是真菌与藻类结合,一种非常奇妙的共生体,它无枝无叶、无花无果,菌类吸收水分及无机盐供给藻类,藻类则通过光合作用将营养供给菌类,相互依存,分不出根茎。地丹遇水滋润铺展开成深绿色,遇阳光暴晒风干时卷缩为灰褐色,久晴之日则难觅,所以说“晴日一照郊原空”。
明代的官员学者庄昶在退隐山野时,写过一首《拾地耳》的诗:“野老贫无分外求,每将地耳作珍馐。山晴老仆还堪拾,客到明朝更可留。人世百年闲自乐,山斋一饭饱还休。曲肱偶得同疏食,不是乾坤又孔丘。”
野生的地丹在富足闲适的生活里成为“珍馐”,在“贫无”人家却是同荠菜、马齿苋、榆钱等野菜一样,成为度过“岁凶”的恩宠。
王磐之所以记录下“地踏菜”等歌谣,是因其生活的明代正德、嘉靖年间,江淮一带水旱之灾频发,灾民靠采食野菜苟活。王磐深恐灾民误食有毒的野菜危及生命,便精心编着了一本图文并茂的《野菜谱》行世。
回想拮据的童年,在山野中捡拾地丹等野味,也不过是在青黄不接的时日为饥腹做些填补,真的鲜有“闲自乐”的情趣。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2530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