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一处好去处》内容如下:
一处被两大古文明裹挟的地方,定是超越了凡俗,超越了时空。人们似乎早已理解其中寓意,在这里,应该做一做与这远古文化衔接的事了,眼前的这处庄园,应该就是一处藐远的远古与现代之间建起的一处驿站。给那些奔走于探索古今文化的寻路人以心底的踏实。困了,累了,迷茫了,被一些找不到注释的议题困惑住了,可以在这里歇息一下,可以在这里讨论释怀。来这里歇息的人多了,讨论的文字成书成册,年代渐已久了,窗户框上的尘土厚了,庄园琉璃色泽退去了,后人便会以一处文化的、地标性的建筑而敬仰,他们会为此而感到欣慰和骄傲的。
走进庄园,这园中的主人是谁,听说是村里的一位知名企业家,还不太熟悉。大家只熟悉阎雪君,这里有他的工作室,他的根在这里,他是马家皂村人,他代表主人热情地接待了大家。
在这里,众文友可以放松心绪,随意拍照。在小桥上,在园林风景处,廊、桥,人潮涌动。闻水声,望亭阁,雕梁画栋,美不胜收。
走进正面的正屋大厅,休息室,会客厅,那些典籍、古瓷、古玩,红木几柜,黑檀木家具使人目不暇接,情景之下,顿生敬畏。这确是一处宜情养性的好地方,徐下陈榻,今古合一,不攀虚名。
走进阎雪君工作室,另有一种风格气派,文气十足,宝墨清香十足。那里有他几十年耕耘的文学作品,《原上草》《桃花红杏花白》《今年村里唱大戏》《面对面还想你》《天是爹来地是娘》……还有许多名家名着等经史着作,满满当当。其中还有不少发了黄的旧报纸旧书刊。除了这些,还有包括阎雪君恩师武举先生等当地名家作品,今天一同来的作家们董晓琼,高建英过来时就带着他们的书,一片虔诚,摆上了书架,还有阳高本土文学杂志《杏苑》。这里收藏了近万册书报。
回归到本土,回归到初衷,此时阎雪君正站在他人生初始的原点上,他兴致满满地与大家合影拍照留念。他把自己拉回到之前,他是一名普通的乡员,一位普通的文友,与大家站在这个原点上,本身就是一种励志,鼓舞人向上向前。
这个原点,此时此刻,正在举证着最现实的现实版例证。
阎雪君,1968年生,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马家皂乡马家皂村人。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作协主席,国家一级作家。从18岁起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已发表和出版长篇小说《原上草》《今年村里唱大戏》《桃花红杏花白》等中、短篇小说、长篇报告文学、戏曲剧本等作品,在中央、省部级报刊发表430多万字。先后撰写各种新闻、通讯、调查研究、报告文学200多万字,多次在全国获得大奖。
2023年,阎雪君入选山西文学纪念馆各具风采的客居作家名录,作家介绍和作品简介端置其中,与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敬泽、阎晶明等名家上下同框,成为阳高县唯一入列的作家。
阎雪君作为名人,在阳高县大泉山展览馆被收录“阳高英才榜”中,这是阳高的骄傲;马家皂再次划归天镇县后,又是天镇的一大财富。2021年4月20日,在天镇县李二口长城景区,专门成立了“阎雪君工作室”,2023年12月25日,在阳高县守口堡长城文化旅游区成立了阎雪君文学创作工作室。至此,长城内外又多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一处励志的坐标。
在那座小桥的台阶上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快门之下,一份好心情留在每个人的心间。
出了庄园,再去领略这门这墙这街境,分外多了几分亲切,大家早已忘记了属地。
站远了看,再看看马家皂村,是啊,过来的趟数少了,拉家常的话语变成了问候。街巷依旧,乡音依旧,我们的眼神,老乡们的眼神,互视一下,微微点头一笑,我们相距并不远。
马家皂村是阎雪君的故乡,一直是乡级行政机关所在地。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期是马家皂公社,1961年划规天镇县,1971年再次划规阳高县。据2018年统计数,全乡面积约为80平方公里,人口约14000余人。马家皂村子大,民风好,过去干部们说,当公社书记能去马家皂就是你的福气,那地方省心,可见,这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文化的地方。
一处好山好水,定是人杰地灵。以安家皂村为代表的马家皂乡就有王家、祁家、马家、睢家等政要乡贤。以阎雪君为代表的文化圈内,有武举、何育峰、高建英、张向云、母益民、张满玲等这些人。
一处好去处,慰藉心灵,留下印记。在返回的路上,大家意犹未尽,望着车窗后面那片土地,有人吟起了那首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2500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