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羊楼洞庄》内容如下:
去羊楼洞,一路雨水。我想,雨中的羊楼洞,那幽深的小巷,那古朴的青石板,一如戴望舒在《雨巷》中描绘的情景:“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羊楼洞地处湘鄂交界之要冲,是赤壁市六大古镇之一,也是松峰茶原产地,素有“砖茶之乡”的美称,是万里茶道——欧亚茶马古道的源头,与今时的“一带一路”息息相关。其地名之由来,流传最广的版本是一段爱情故事。相传在唐太和年间,有一对才子佳人,两情相悦,约定远避他乡,他们逃至松峰山下,见这里山清水秀、百花飘香,决定在此定居。所骑的白马化作山羊,山羊排泄的粪便变成茶籽,长出漫山茶树。这对青年在山下搭起竹楼,楼上住人,楼下养羊。加上这里群山如羊,别具洞天,便得了“羊楼洞”之名。
抵达被雨水淋湿的羊楼洞,撑开雨伞,踏上青石板铺就的古老街巷,心中立马溢满了葱茏古意。脚下是旧时的车辙,两侧是一间间油漆斑驳、风光依稀的茶肆商铺,我似乎看到了这儿曾有过的车马辚辚的繁华,比肩接踵的喧闹。
“羊楼洞”三个大字,就镌刻在洞庄庄园古色古香的门楼之上。羊楼洞有楼无洞,这楼,指的就是古色迷离的洞庄门楼。“唐宋以来羊楼三泉酽醉千年,东西口外洞庄川字飘香万里”,这副楹联,以及庄园之内的旧迹,令人浮想。这儿到底有多少传说,蕴藏着多少故事,只能任人睹物遐思了。
洞庄前庭作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农具,若隐若现着作坊工人们劳作的痕迹。洞庄之内,那些风格别致的建筑,在时光隧道中,默默诉说着风尘过往,诉说着欧亚茶马古道的久远轶事。洞庄庭院内,有雕刻精致的藻井,有错综复杂的梁构,园林布设井然,排水系统完善,冬暖夏凉,无疑,是个非常适宜居住的所在。
最教人流连再三的,是庄园绣楼。在这里,门庭花楣玲珑剔透,房内雕床错彩镂金。驻足在庄园绣楼前,分明就听见了一位大家闺秀的优雅倾诉。绣楼之内,她描莺刺花,名扬乡里,其花样流行于瓷都景德镇,作为样本被烧制于瓷器茶具上。绣楼前,有一口青石砌就、作工考究的青古石井,有不间断的泉水汩汩涌出。
走过这口井,飘过一些雨丝,落在井水里,溅起一些撩人的水花,此时此刻,我甚至有一种渴望,那就是化作一杯清香缭绕的松峰茶,在那位落寞佳人的嘴角,漾起环环相扣的情感涟漪。
这一刻,我思绪中飘忽而过的,是曾几何时,那些大家闺秀劳动生活的情景。在如此这般的场景中,茶的香,情的韵,枝枝叶叶,丝丝缕缕,从时光深处延伸出不一样的姿影,不一样的惆怅,不一样的风情,不一样的美丽。那何尝不是一幅立体的《清明上河图》?又怎能不教人梦牵魂萦,沉湎其中,为之动容。
於可训先生说:“茶是民众须臾不可或缺的生活物品,喝茶小到与人的生活习惯有关,大到关乎宇宙之本、天地之心,所谓茶道是也。”羊楼洞的土壤大多是酸性土,适宜茶树生长,正因如此,其种茶制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一千多年前羊楼洞附近就开始种茶制茶了,尤以青砖茶为盛。青砖茶是以鄂南老青茶为原料,经蒸、压制成的紧压茶,属黑茶类,早在宋代,这里就已有成批茶叶运往边疆,在张家口、内蒙古一带进行茶叶交易。清乾隆年间,许多山西茶商来此地设庄收茶。清道光年间,先后有俄、德、日等外商洋行和汉口、镇江、天津及广东商人闻风来羊楼洞经营茶庄,羊楼洞遂成为远近闻名的茶叶市场。
如今,时光深处生产和交易的场景得以呈现,来这儿打卡的游人,络绎不绝。街市之外,青山叠翠,景色宜人;街市之内,人气充盈,茶香四溢。
喝上一碗“川”字青砖茶,口角留香,疲惫顿消。在这里,闻到的,是醇郁清幽的茶香,走过的,是悠长斑驳的石板街,看见的,是生意兴隆的店铺……烟雨朦胧时,还可以和江南油纸伞邂逅,也许一不经意,便闪现出那个撑着油纸伞,在雨巷中款款而来的丁香一样的妙人儿。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2485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