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万众瞩目的芯片,究竟是什么?》内容如下:
在精确入微的芯片生产过程中,除了防止灰尘,还须严格防震。当年为了避免周围环境的震动对生产厂房产生影响,华虹NEC厂房的地基内打入了3000多根桩子,在桩基上整体浇铸了1米多厚的核心承台,厂房周围还挖了隔离带。工人开来十几台满载的大卡车绕着工地来回转,测试类似震动对厂房的影响。之所以如此谨慎,是因为这是提高良品率必不可少的条件。
芯片就是在晶圆上画电路然后切割,把电子运动的路线通过数以亿计的晶体管安排得明明白白。这就不得不提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光刻——画出路线图,也决定着每个晶体管的尺寸。完成这一关键操作的光刻机,也就成了最宝贝的设备。
光刻机也非常敏感,每台光刻机的内部都有一个类似飞机黑匣子的装置,专门记录运输途中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压力和震动等数据,允许的波动范围非常小。寻常的精密设备运输公司,甚至没法承揽这项运输工作。
荷兰公司阿斯麦是光刻机的老大,独家掌握着目前全球最尖端的EUV(极紫外)光刻机,这是生产7纳米以下先进制程芯片的关键设备,这一型号也是光刻机核心能力的最佳体现:定位精准、快速生产、稳定输出。
一片12英寸(300毫米)的晶圆,要做出成百上千颗芯片,而一颗芯片就要光刻二三十次甚至更多,光刻机要在快速且细微的移动中重复完成以上工作。阿斯麦2022年年报里透露,阿斯麦不同级别的光刻机,可以达到每小时光刻200——300片晶圆,由此支撑全球万亿颗芯片的供应,这称得上是工程学的一大奇观。
芯片制造工艺比我们想象得更伟大。60年前,第一颗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只有4个,现在苹果手机A17处理器芯片的晶体管有190亿个。
持续更新的技术和工艺让晶体管更小更稳定,巨大的规模效应使得单个晶体管的制造成本更加低廉,甚至微不足道,芯片才得以飞入寻常百姓家,数字时代才真正到来。
国产替代之路
中国第一枚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非接触式IC卡芯片,出现在2001年的上海,它嵌在社保卡和公交卡上,从那时起,中国开始摆脱IC卡进口依赖,推动国产替代。
之后的5年间,换发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上有了中国芯。其后,手机SIM卡也开始了国产化进程,平均价格从原先的82元进口价降至8元的国产价。
银行卡芯片的国产化始于2013年,以通过银联和国密认证为标志,填补了国内金融IC卡领域的空白。但据银联《2020年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报告》,发行的银行卡里,中国芯占比不到五成,完全的国产替代仍需时日。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从20世纪末开始崛起,“金卡工程”是起步工程之一,芯片是基础元件。在这一大背景下,芯片的国产化替代,又是另一项重大课题,同样具有非凡的战略意义。
制造芯片之前,要像盖房子一样,先对它的内部电路结构进行设计,看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是干栏式的砖木结构。当下,以复杂程度最高的处理器为例,国内有华为、飞腾、龙芯、兆芯、海光、申威等企业在CPU领域发力。
CPU的主流芯片架构是X86和Arm,X86甚至主导了当前PC(个人计算机)及服务器市场。然而,即便是国产CPU龙头企业,仍需依赖海外企业对这两类架构进行专利授权,就算选择了自主可控程度相对较高的架构,仍碍于应用小众,兼容度相对较弱,民用市场推广上多有掣肘。综合性能上仍需奋力追赶国际巨头英特尔和超威。
我们必须看清现实差距:从实验室研发到标准化的生产线,再到竞争激烈的市场推广,应用的路已然漫长艰辛;面对进口芯片的先发优势,国产芯片寻求突围替代、实现独立自主的任务更加艰巨。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进口芯片5384亿颗,花了2.8万亿元人民币,而进口5亿吨原油,总花费是2.4万亿元,芯片仍是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
国产芯片发力追赶的同时,对手也不会原地踏步。而回顾芯片发展史,硅谷的工程师一次次证明,先机始终从原创发明中诞生。
让人倍感惊险的是,好些发明一开始并不受待见。赫赫有名的仙童半导体公司,是第一颗芯片诞生的摇篮,可仙童的创始人、后来参与创立了英特尔的戈登·摩尔起初并没有获得足够的支持。1960年,营销副总裁汤姆·贝更是对项目负责人杰·拉斯特直言:“你为什么要去搞集成电路?这个玩意儿浪费了公司整整100万美元,却没有什么收益,必须裁撤掉。”
然而,正是这个最开始不被看好的研发项目,成了信息化社会的基石。
再往前走,技术的前端是科学,芯片的产业大厦建立在基础科学的研究成果之上,芯片的科学起点是量子物理学。
灵感的起点和爱迪生的灯泡有关。当时,爱迪生观察到灯泡内壁被熏黑,偶然发现了真空灯泡中存在着单向电流,后来被称为“爱迪生效应”。再后来,物理学家约瑟夫·汤姆逊发现了电子,这一效应有了科学解释。基于对这一效应的研究,科学家发现了半导体的独特属性。
如今,芯片的科学原理早已不是秘密,层出不穷的论文、专利也都公开发表,很容易在网上获取,全世界的工程师似乎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但若从科学的视角出发,罗斯福总统的科学顾问万尼瓦尔·布什博士更加高瞻远瞩。
二战后的1945年,万尼瓦尔·布什在《科学:无尽的前沿》这份重磅报告里提醒:“一个依靠别人来获得基础科学知识的国家,无论其机械技能如何,其工业进步都将步履缓慢,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力也会非常弱……政府加强工业研究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是支持基础研究和培养科学人才。”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2448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