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下精彩故事,品世间百味人生【98故事网】
98故事网-经典故事_精选文摘_当代小说在线阅读
当前位置:98故事网 > 精选文摘 >虚能纳声

精选文摘《虚能纳声》

栏目:精选文摘|日期:2024-06-24|来源:思维与智慧|作者:叶春雷|阅读:手机阅读

精选文摘《虚能纳声》内容如下:

《梦溪笔谈》有一则记载:“古法,以牛革为矢服,卧则以为枕。取其中虚,附地枕之,数里内有人马声,则皆闻之。盖虚能纳声也。”

“矢服”是箭袋的意思。用去了毛的皮革做成的箭袋,也可以当枕头用。这是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沈括说,因为箭袋中空,所以放在地上当枕头时,几里外有人声、马声,立刻就听见了。这个枕头,还可以作报警器用,这可谓“一物三用”了。

我感兴趣的是沈括的结论:“盖虚能纳声也。”这个结论不仅是自然科学层面的,也是社会科学层面的。换句话说,这个结论中,包括很重要的一条做人的道理:海纳百川。

道家庄子,有个很重要的观点:“虚室生白。”道家很强调一个人内心的虚空,认为智慧就从这虚空中来。假如一颗心充满名利观念、骄矜之气,庄子认为这颗心就像被茅草给堵塞了,所以成语“茅塞顿开”,说的就是一颗心回复到虚空状态。

回头来看那个箭袋。它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灵敏性,正因为其“中虚”。因为“中虚”,所以数里内的各种声音,哪怕极其微弱,也会震动它敏感的神经。想到我们做人,如果能敞开心怀,何愁听不到中肯亲切的批评意见?

在历代帝王中,唐太宗算是一个“虚能纳声”的典范了。

吴兢《贞观政要》中记载唐太宗“求谏”的言论,言辞非常恳切:“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意思是,作为国君,如果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制定的一切国策都是正确的,下面的大臣也一言不发,不加匡正,那么这个国家,没有不处于危险之中的。这可见唐太宗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鼓励臣子给自己提意见,前提自然是,自己必须敞开心灵。

而且,唐太宗平日严肃庄重,大臣们都很怕他,他为了消除臣子的顾虑,诚恳地对臣子说:“你们平日里来向我禀报日常政务,都战战兢兢的,如果你们想劝我改正某个观点或者做法,更怕触犯龙颜。所以你们劝谏我的话,即使不合我的心意,我也不觉得是对我的冒犯。假如我因此责怪你们,你们会更加畏惧,不敢开口了。”

唐太宗的意思很明白了,你们做臣子的,不要怕说错话,我的心宽着呢。所谓“广开言路”,没有这点虚心纳谏的气度,那就只是一句空话了。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应有唐太宗的这种风范气度。“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有人能对我们提出逆耳忠言,那是他在意你,是为了你好,如果没有虚心纳谏的风范,把别人的好心当成驴肝肺,那么你不仅会失去一个个良师益友,成为孤家寡人,更可怕的是,你也许永远听不到一句中肯的批评了。

楚汉相争时,项羽手中本来握有一把好牌,但是,他却把这一把好牌糟蹋了。司马迁评价他是“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这点到他的死穴了。生活中也是这样,很多人本来手中握有一把好牌,但最后却一败涂地,为什么?因为自以为是,心中被“自矜”的茅草堵塞得严严实实,再也听不进一点一滴他人的建议。

让我们都做沈括笔下的那个箭袋吧,保持“中虚”,始终敞开怀抱。古人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大约只有箭袋般“中虚”的人,才有这种平和的气度吧。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2408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相关精选文摘标签:杂文随笔
本站所有故事、文摘、小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2024 98gs.com 98故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3060号-2
合作 / 友链 / 建议请联系E-mail:3257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