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下精彩故事,品世间百味人生【98故事网】
98故事网-经典故事_精选文摘_当代小说在线阅读
当前位置:98故事网 > 精选文摘 >蒙蒙春雨动春犁

精选文摘《蒙蒙春雨动春犁》

栏目:精选文摘|日期:2024-06-24|来源:思维与智慧|作者:刘世河|阅读:手机阅读

精选文摘《蒙蒙春雨动春犁》内容如下: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这首《观田家》描述的就是农家春日忙耕种的景象。农谚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宋代的释智愚也有诗云:“烟暖土膏农事动,一犁新雨破春耕。”

俗话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意思就是这春耕春种一定要抢准时机,否则就会直接影响到秋后的收成。清代的陈恭尹有一首《耕田歌》,其中就写道:“春已至,农事始。鸡未鸣,耕者起。”农人辛勤忙耕的场景跃然纸上。

种了一辈子地的父亲视庄稼为图腾,对那些帮他侍弄庄稼的农具更是十分敬畏。家里有一间偏房就是专门用来挂放这些农具的。木犁属于农具中的大件,所以父亲对它尤为器重。每年开春第一次要用它时,父亲都会举行一个很郑重的仪式,叫“祭犁”。首先,父亲将木犁从墙壁上轻轻取下,拂去灰尘,再将犁铧擦拭得锃亮,然后平摆在院子中央。这时母亲早已备好供品,一般都是三个雪白的大馒头,一碗炖肉,外加一碗高度的白酒。庄稼人的祈愿很实诚,无非是盼着地里的收成好些,日子过得有酒有肉有饭吃便足矣。父亲毕恭毕敬地跪在木犁前,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有时候也命令大哥和我一并跪下。尽管听不清父亲到底在前面说了些什么,但见他如此虔诚的样子,大哥和我也不由得对木犁顿生敬畏。

仪式的最后一项是敬酒。父亲将那碗高度的白酒一点一点均匀地洒在犁铧上,待犁铧的两面都自然风干,再用干毛巾仔细擦拭一遍,祭犁仪式便宣告完成。父亲说,那酒是为木犁壮行的。

后来我才明白,所谓“祭犁”其实就是取“吉利”的谐音,寓意一年春始,大吉大利。再后来读了一些书,又知道原来这被父亲视为宝物的“犁”在历史上还颇有些来头。

《绎史·卷四》引《周书》载:“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逐耕而种之。作陶冶斧斤,为耒耜锄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神农从地上拾起风刮来的未发芽的粟粒,尝一尝可以吃,就把它种到地里,成熟后除食用外,还选些壮实的粟粒贮存,再播种、再收获,于是最原始的农业就这样产生了。播种粟粒的工具是耒耜,从字形上看就是一人手持一把带柄的刀具。耒耜最初是由一人操作,到了西周时期,才出现了一种双人合作的“耦耕”形式:一人脚踏耒耜,将其踩入土里,再按住耒耜柄,另一人则用拴在耒耜前头的绳子一直向前拉,这样一路把土翻起来。后来又改用牛来拉耒耜耕田。随着农业的发展,所种谷物的品种相对固定,这时指代耒耜的符号便除掉“人”字,左边加个禾旁,下方加个“牛”,就变成了“犁”字。开始,犁是木石所制,后由金属犁(即铁犁)取而代之。铁犁的出现,又促使了牛作为一种动力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牛耕得到普遍推广,继而使人从笨重的劳作中解放了出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犁”简直堪称我国农业技术史上使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了解了“犁”的渊源,回想起父亲当年“祭犁”的仪式,便越发心生肃穆,并深感那把弯弯把子的木犁以及那头长着弯弯青角的大黄牛,确是我们家的大功臣,劳苦功高又默默无语,的确当“祭”当敬。

父亲先套好牛车,将木犁小心搬上去,然后他一纵身斜坐在车辕子上,一手扶着犁杖,一手扬起手中的鞭子,凌空打个鞭花,很是好看,再用力往回一收鞭杆,鞭梢儿不偏不倚正好扫在牛的脖颈上。随着一声脆亮的“驾”,老牛便迅疾迈开了蹄子,一路朝着村外的田野奔去。喝了“壮行酒”,木犁就该奔赴农田,继续履行它的使命了。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2404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相关精选文摘标签:散文随笔
本站所有故事、文摘、小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2024 98gs.com 98故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3060号-2
合作 / 友链 / 建议请联系E-mail:3257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