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下精彩故事,品世间百味人生【98故事网】
98故事网-经典故事_精选文摘_当代小说在线阅读
当前位置:98故事网 > 精选文摘 >老子出关是去自杀的

精选文摘《老子出关是去自杀的》

栏目:精选文摘|日期:2024-05-10|来源:小品文选刊|作者:木心|阅读:手机阅读

精选文摘《老子出关是去自杀的》内容如下:

老子的哲学着作只有一本:《道德经》,分上下篇,共八十一章(九九八十一)。传说他要出关,官吏劝他留下一些言论,他才口授,别人记录。

我猜想,并非如此平平静静,鲁迅写出《出关》也是依照通常的传说,加上摩登的挖苦,旨在讽刺世道。

我来写,就写老子出关,一不是遁隐,二不是仙去,三不是旅游,他老人家是去自杀的。他在出关之际,内心的矛盾痛苦达于极点。

老子恨这个世界,觉得犯不着留什么东西给后世,他又爱这个世界,要把自己的思想落成文字,给后来的智者。

他的精神血统的苗裔明了他的痛苦,他的同代人没有一个配得上与他谈谈,他彻底孤独了二百多年。

但他要在未来中找朋友,找知音,于是有《道德经》。从文体看,他不是写给“刍狗”们看的,而是写给与他同等级的人。

所以,老子的文体与其他的诸子百家截然不同,就是不肯通俗,一味深奥玄妙,也许一边写,一边笑:你读不懂,我也不要你读,我写给懂的人看。

在这个世界上,这个宇宙中,渺小的人都是奴隶,即使当了皇帝(包括教皇),如果人格渺小,一样是奴隶——伟大的人,必是叛逆者。

中国,上、中、下三等人,都尊“天”为无上的主宰,尤其是儒家,以及后来的理学家,说到“天”,就跪下来了:“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天人合一”,“天命不可违也”。

独有老子,一上来就拆穿把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叛逆的气势好大!

当然,奴隶们不服,反问道:“那么圣人呢,圣人是最仁的呀。”老子立即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我常要讲我的认识论,次序是这样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在座有人说,这个次序谁不知道呀。那我改动两个符号的方向: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

不从宇宙观而来的世界观,你的世界在哪里?不从世界观而来的人生观,你不活在世界上吗?

所以,你认为你有人生观,没有、也不需要世界观,更没有、也更不需要宇宙观——你就什么也没有。

飞禽走兽不需要“禽生观、兽生观”,一样地飞,一样地走,这是运气、福气。

做人而不幸成了知识分子、艺术家,不免就要有一个人生观——它是从世界观生出来的。那世界观呢,当然溯源于宇宙观。

爽爽快快地说一遍:宇宙观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人生观。老子、庄子、尼采、释迦牟尼,都从这样顺序而思考的。

一般书生之见、市侩之见,乃至学者、专家、大儒,都说老子消极、悲观、厌世。我说,正是这一代代的愚昧无知、刚愎自用,才使老子悲观、厌世、消极。

中国哲学家只有老子一个,庄子半个。老子是阿波罗式的,冷静观照,光明澄澈。庄子是狄俄倪索斯式的,放浪形骸,郁勃汪洋。

老子是古典的,庄子是浪漫的;老子是苦行的,庄子是享受的;老子内敛克制,以少胜多,以柔克刚;庄子外溢放射,意多繁华,傲慢逍遥。

奇妙就奇妙在,两者其实一体。

世界上所有“乌托邦”构想,以老子最彻底,最有诗意,最脱离现实,绝对不可能。他的理想和当时的现实,他对他之后的一切历史现实,都是宿命地叛逆。

明知做不到,不可能,他偏要这样说。这种近乎横蛮的心理,一定来自极大的痛苦。

天地不仁。这个观念,真是伟大卓绝,当时极摩登,现在更摩登。

这一点,老子超越了多少思想家、宗教家。有没有更摩登的观念呢,有:天地无仁无不仁。

所以老子悲伤、绝望、反激、咒诅,出坏主意,制定了很多对付自然、对付人的策略,历代军事家都借此取了巧、学了乖。老子,也免不了被异化的命运。

老子的文学性呢?语言直白,可是含蓄,这是很难的。几乎看不到还有别人能用这种文体。

直白,容易粗浅,含蓄,晦涩了,而老子直截了当说出来,再想想,无限深意,我喜爱这种文体!

文学、艺术、哲学、思想,像人的肉体一样,贵在骨骼的比例关系,肌肉的停匀得当。形体美好,穿什么衣服都好看——最最好看,是裸体。

老子奇特,他主张退、守、弱、柔,这在全世界的思想领域中,独一无二。

一是他的气质,二是他吃够了苦,对付宇宙自然,对付人事生活,退、守、弱、柔,才能保全自己,立于不败。

东方文化、东方精神,无疑老子是最高象征,《周易》也和老子哲学通,都是吃足苦头的经验。

老子的理想世界,全然梦境,是他个人的诗的乌托邦。老子之后,世界背向老子而发展,无论大纲细节,处处与老子的理想相违背。

老子没有历史眼光?没有群众观点?老子一个人空思妄想?我不这样看。

老子的想法、原则,是对的,问题在于,人类是坏种、坏坯,做不到,也不肯做老子所希望的,不能怪老子。

另一面,是老子哲学的实用性,一步一个脚印哩——你要“扬”,先“抑”之:你要得到它,先放弃它;你要推翻它,先拥护它。最简单比喻:你要收获,先埋种子。

哲学、文学属于极少数智慧而多情的人,是幸福,是享受。和大多数人没关系。

全世界读《道德经》的人,还真不少。二次大战前,德国大学生读尼采。大战后,必读李耳(老子)。《道德经》的英译、法译、德译,版本不断更新。

最近美国的什么书店又请人重译老子,李老先生就有这点魅力,世界忘不了他。

伟大的思想都有毒的,你能抗毒,你得到益处。老子的观点和方法,可供与老子同品格的人借鉴应用。

但不幸,老子的方法论,常被坏人拿去为非作歹了,还反咬一口,归罪于他。大陆有青年犯法,交代时说,读了尼采着作的缘故。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2382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相关精选文摘标签:杂文随笔 老子故事
本站所有故事、文摘、小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2024 98gs.com 98故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3060号-2
合作 / 友链 / 建议请联系E-mail:3257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