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下精彩故事,品世间百味人生【98故事网】
98故事网-经典故事_精选文摘_当代小说在线阅读
当前位置:98故事网 > 精选文摘 >“大行不顾细谨”辩证

精选文摘《“大行不顾细谨”辩证》

栏目:精选文摘|日期:2024-01-19|来源:思维与智慧|作者:叶春雷|阅读:手机阅读

精选文摘《“大行不顾细谨”辩证》内容如下:

据《史记》记载,鸿门宴上,刘邦处境危急,樊哙闯帐,劝刘邦赶快离开。刘邦犹豫不决,说不辞而别,于礼数有亏,樊哙反驳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就不要在乎细枝末节的琐事,现在还是赶快逃命要紧。刘邦听取了樊哙的意见,顺利逃出虎口。

“大行”可以不顾“细谨”,这展现出一个人的魄力。如果刘邦在危急关头为“细谨”束缚,他很可能错失逃跑的良机,从而只能被动接受项羽的宰割。“大行不顾细谨”强调的是“当机立断”的本事。俗话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谨慎过头,人往往畏葸不前,裹足难行。

《唐才子传》中称赞杜牧:“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兵法戎机,平昔尽意。”这表明,杜牧的人生,有大格局。他关注的是国家大事,敢于不顾个人安危,直陈时弊,特别对国防军事,着眼很深。“不为龊龊小谨”,充分展现出杜牧公而忘私的浩荡胸襟。

生活中,的确有这样一些人,也就是孔子所批评的“乡愿”,甘当好好先生,谁也不得罪,在小事上谨慎过头,专门注重“龊龊小谨”,不顾是非,一心维护自己的小利益。这样的人,其人生境界,与杜牧相比,真有云泥之别。

但同时,事情也有另外一面。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为人处世,“细谨”也不能完全不考虑。同样是《唐才子传》,对元稹,就多有批评:“初以瑕衅,举动浮薄,朝野杂笑,未几罢。然素无检,望轻,不为公议所右,除武昌节度使,卒。”元稹仕途坎坷,与他的个性轻佻有很大关系。“不为公议所右”,说的是不被公共舆论看重。之所以如此,就在他“举动浮薄”,“素无检”,也就是不顾细谨,为人孟浪。他写过一篇传奇小说《莺莺传》,主人公对崔莺莺“始乱终弃”,其实是夫子自道。所以《唐才子传》的作者辛文房评价元稹说:“不矜细行,终累大德。”这说的是多么透彻。

因细行不谨,终于拖累大德的,绝非元稹一人。灌夫使酒骂座的故事很有名,他在酒席上骂灌贤、程不识,其实是指桑骂槐,真正要骂的是丞相田蚡。田蚡当场命人把他抓了起来,后来更是以“骂座不敬”的罪名将他整个家族弃市,那处罚简直令人发指。灌夫刚直不阿的性格固然令人欣赏,但是他处理事情的方式的确不够谨慎。田蚡是丞相,是顶头上司,即使两人有矛盾,也不能在大庭广众面前将之激化。灌夫因为不顾细谨,不仅牵累自己的德性,而且也丢了自己和族人性命,实在太不合算。

所以对“大行不顾细谨”这句话,一定要一分为二对待:一方面,做大事要有魄力,不被细枝末节的琐事缠绕束缚,当机立断,雷厉风行,关键时刻要懂得抓大放小,着眼宏观;另一方面,为人处世,一定要谦虚谨慎,注意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因为细微处见精神,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折射出这个人的整体风貌。元稹因为为人浮浪而遭到整个社会舆论的谴责,仕途坎坷;灌夫因为粗暴无礼害了自己整个家族,这都值得后人警戒。绝不能以“大行不顾细谨”为借口,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周易·系辞上》言:“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2272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相关精选文摘标签:杂文随笔
本站所有故事、文摘、小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2024 98gs.com 98故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3060号-2
合作 / 友链 / 建议请联系E-mail:3257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