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风追司马》内容如下:
我想是风招唤着我,引领着我第二次踏上了韩城这片土地。那是从历史深处吹来的风,纵横千载,气贯长虹,裹挟着一位志存高远、忍辱负重的君子身影,一路啸歌,响遏行云,席卷成壮怀激烈的英雄豪情!
第一次来韩城,是参加一个公务活动。车过芝川大桥,桥栏处“史记韩城,风追司马”八个大字瞬间叩动心扉。到达目的地后,迫不及待询问接待方,可否安排去拜谒司马迁祠,那人却无奈地摇头,活动地点在城北,而祠墓在城南,此行只能遗憾错过。
可是那份情结却执念般萦绕心头,无法挥去。终于在这个萧索的深秋,从繁琐的工作和生活中抽出了两天时间,驱车二百公里,再次来到韩城,来到了心心念念的司马迁祠。站在祭祀广场上,秋风打着呼哨从头顶掠过,像是一句迟来的问候。我迎着秋风向那座高大的铜像走去,那个身影也穿越历史风烟正缓缓向我走来。
那是少年司马迁,十岁时已能阅读诵习《尚书》《左传》,聪颖过人;那是青年司马迁,二十岁仗剑远游,用三年时间行三万多里路,一览天下。他到孔庙拜谒圣贤,去汨罗江凭吊屈原,也造访韩信当年受“胯下之辱”的淮阴,实地考察,亲历采访,积累大量素材;那是中年司马迁,突遭李陵之祸,被处宫刑,忍辱含垢,发愤着书,历时一十四载,创作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那是晚年司马迁,一抹背影风一般消失……
站在司马迁铜像下,我似乎听到了历史深处那座朝堂上的嘈切之声。李陵战败被俘,满朝文武一片声讨,群起而攻之。只有这个文弱书生勇敢地站了出来,为其辩解;他虽与李陵同朝为官,却素无私交往来,他欣赏李陵出征之前珪璋特达的表现和勇赴公难的决心,他钦佩其有国士之风;同时也为了“广主上之意”,宽慰汉武帝。他只是尽了一位太史官说实情、讲真话的职责,然而龙颜恼怒、群臣误解,终致招来大祸。生死关头,慕义而死虽可保名节,然书未成,名未立,这一死如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之死无异。而选择生,将意味着身处宫刑,忍受奇耻大辱。然而为了继承祖业实现父亲遗愿,也为了身为史官的神圣职责,他毅然选择了以腐刑赎身死,“就极刑而无愠色”,发愤完成那个属于太史公的使命。
从狱中获释后,司马迁被任命为中书令,实际上是以宦官身份在朝廷做官。此时的司马迁已须发尽脱、形容枯槁、精神恍惚,“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在无限悲愤和屈辱中他忍受着痛苦的折磨与煎熬,只有提笔写《史记》时他才是清醒的,这个伟大理想在支撑着他、激励着他。他咬紧牙关,如椽之笔饱蘸着泪和血,他是用生命在书写。我的心灵在这石块铺就的古道上战栗着,而脚下的石块,犹如铮铮铁骨,向世人宣告着:一个人的身体可以被折磨摧残,但思想和灵魂却能拔地而起,如大山般矗立。
行至“高山仰止”牌坊下,不由心潮澎湃。这出自《诗经·小雅》里的诗句,是太史公在《史记·孔子世家》中的赞语,又何尝不是后人对太史公的敬仰之意。历尽坎坷磨难终于完成《史记》的司马迁,在向好友递出《报任安书》之后,历史上再也找不到他的踪迹,史籍在这里留下了一页空白。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司马迁书写了三千年,他为多少帝王将相写史立传,自身却留下未解之谜,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史记》完稿之后并未立即进呈朝廷,作为史官,司马迁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史记》原稿中难免对统治者有所批评,他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因此准备“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后来是其外孙杨恽将家藏书稿呈献汉宣帝,才使天下人得以共读这部伟大史着。而流传下来的《史记》的确少了十篇,尤其是《景帝本纪》和《武帝本纪》,均“有录无书”。据此,后人对司马迁的卒年卒因有了种种揣测,至今尚无定论。不过可以考证的是,司马迁的两个儿子为躲避奸人迫害,均出逃隐匿并改换姓氏。长子司马临将“司”字加上一笔,改为“同”姓;次子司马观则将“马”字加上两点,变成“冯”姓。如今在古道西边,有个村庄叫徐村,徐者,续之谐音也。村子里的人都是冯姓和同姓,那村子的牌楼上显赫地刻着四个大字:“风追司马”。
站在祠墓坡顶的垛墙边,远望黄河汩汩滔滔,奔腾不息;近观芝水萦绕,涓涓流淌。长风浩荡,从四面八方吹来,从岁月深处涌来,它或许想昭示什么,诉说些什么……而历史的风烟终将散去,唯史书永在,英魂长存!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2254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