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不欺》内容如下:
评价一个人“本分”“靠得住”,有很多标准,其中一条标准就是“不欺”——为人老实、不做任何欺骗的事。
汪纲是宋代官员,宝庆三年(1227年),他任职的地区发大水,他便拨粮三万八千多石、钱五万缗救灾,并免去租税六万多石,使灾情得到了缓解,使受灾的百姓得到了救助。但这样一来,账目上就出现了亏空,如果据实上报的话,在考核方面评分就会下降。汪纲手下的人害怕考核成绩被列为下等,就把修建、祭祀皇陵的费用作假加大,把救灾费用充到修建、祭祀皇陵的费用中。可汪纲却不同意这样做,他说:“考绩是小事,欺骗皇上的罪责大。我们不能那么做。”于是,坚持按照事实向朝廷进行了汇报。结果朝廷体谅下情,又免去了五万九千缗应上交的钱。
和安是北齐人,在朝中任中书舍人。和安为人十分老实本分,有一天晚上,魏孝静帝和朝里的官员们一起聊天,聊到午夜的时候,孝静帝便对和安说:“你出去看看北斗的斗柄现在指到了哪里。”可和安却回答道:“陛下,臣不认识北斗星。”这件事发生后,众人都嘲笑和安太愚蠢,因为只要他到外面随便问一个人,回来就能回答皇帝的问题了。可他却直言相告自己不认识北斗星。但孝静帝并不那样看,反而认为和安这是诚实厚道的表现,便开始对他进行重用和提拔。
唐代诗人贾岛写过一首诗,诗名就叫《不欺》:“上不欺星辰,下不欺鬼神。知心两如此,然后何所陈。”宋人邵伯温曾在《闻见前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贾黯考中状元回邓州,去拜见范仲淹,向他请教为官之道。范仲淹将自己从政为官的实践经历总结为“不欺”二字,并告诉贾黯:“君不忧不显,惟‘不欺’二字可终生行之。”由此可见,早在古代,在正直人士的心目中,“不欺”就已经成了做人的基本原则。以诚实的态度对待他人,让“不欺”二字伴行终生。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2181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