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任正非,从“术”走向“道”》内容如下:
究竟是一位怎样的掌舵人,才能让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成长为通信巨头?为什么他能在人们争先恐后玩资本游戏时,毫不犹豫地选择科研攻坚?为什么说他不仅是一位企业家,还是一位商业思想家?
这是一门属于任正非的哲学。身处这瞬息万变的世界,他说:“唯有惶者才能生存。”
你要学,不要随大流
1944 年,任正非出生于贵州安顺的一个教师家庭,是家中长子。父亲任木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辗转各地担任中学教师,母亲程远昭有高中学历,通过努力自学,成为一名数学老师。
任家兄妹共七人,在他们成长的早期,每人每学期两三元的学费,已经压得这个家庭喘不过气来。那时候,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活下来,不至于饿死,任家每一餐饭都严格实行分配制。他们家装粮食的瓦缸并没有上锁,但任正非从不敢去抓一把来吃,他想,若是他吃了,也许就有一两个弟妹活不成了。
但在当时,为任正非的人格奠定基础的,并不只有艰苦的物质条件,还有难能可贵的教育。
他的父亲任木生曾给予他最重要的告诫:“孩子,记住,知识就是力量,别人不学,你要学,不要随大流。”
大学时,任正非自学了电子计算机、数字技术、自动控制等,读了很多逻辑学、哲学方面的书,还先后自学了三门外语。可以说,艰苦的物质生活和心灵的磨难锻造了任正非无私、坚强的性格,而知识的力量,改变了他的一生。
1968 年,任正非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成立于1966 年的基建工程兵队伍里,成为一名军人,负责技术工作。在此后14 年的军旅生涯里,他从技术员做到工程师,最后成为副团级干部。
进入20 世纪80 年代,国内大规模裁军。技术骨干任正非人至中年,却还是被时代的大浪卷起来,抛向了市场经济改革的前沿。1983年,任正非南下深圳。
起初,他进入中国南海石油后勤服务基地工作,4 年后,在南油集团下属的一家电子公司任副总经理。在进行一笔数额达200 万元的交易时,他被买方骗走货物,没能收到货款。为此,任正非被解除职务,并丢掉了工作。
1987 年,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任正非游说几个朋友入伙,东拼西凑了2.1 万元钱,以生存为目的建立了华为。那时候的任正非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他对这家小小的公司唯一的期望是:活下去。
未来的世界是知识的世界
当时,华为只能算一家“皮包公司”,什么赚钱做什么,他卖过火灾警报器和气浮仪,也卖过保健品和减肥药。
1988 年,一个熟人介绍任正非做代理销售小型程控交换机。此时的中国正处于通信事业爆发式发展的前夜,国内尚没有能力自主生产程控交换机,只能依赖进口。
任正非得到难能可贵的代理机会,但没有能力负担天价的供货费用。最终,他说尽了好话,得到对方2000 万元的赊货,可以先提货,卖出去后再付款。正是通过这场合作,华为积攒了创业路上的第一桶金。也正是这个契机,使华为开启了在通信行业的漫长耕耘。
代理之路是走不远的,任正非决心要让华为进行自主研发。1990 年,第一款由华为自己制造的用户交换机通过了邮电部的验收,取得正式的入网许可。
其实,这款产品更多的是模仿。如何做出真正自主研发的性能更强的产品?
说到这里,必须提及任正非与当时的华中理工大学(现为华中科技大学)的渊源。1988年,任正非带着40 台交换机到武汉联系客户,顺便拜访了华中理工大学的一位研究程控交换机的专家,向他咨询国内发展程控交换机的市场前景。此行还有另一个更加重要的目的。这位专家有个名叫郭平的学生,这一年正好研究生毕业,原本要留校任教,但任正非看中他的才华,要把他带到深圳去。
郭平加入华为后不久,便游说自己的老朋友郑宝用也前来助华为一臂之力。郭平和郑宝用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华为的研发格局。1991年年底,由郭平任项目经理、郑宝用任总工程师设计的新型程控交换机正式推出。在方兴未艾的电信市场上,华为凭借自主研发的产品异军突起,一年后,这家公司的销售额首次突破1 亿元。
1993 年年初,华为在深圳蛇口一个小礼堂内举办年会,年近50 的任正非站在一个由几张桌子拼起来的台子上说:“我们活下来了!”说完,他泪流满面。
在这样一场庆功会上,任正非却宣布,暂且不能把赚来的钱作为奖金,而要马上投入一款大型产品的研发。
他决心从面向小单位的用户交换机开发,走向面向各级电信运营商的大型局用交换机研发。这种产品要能够承载上万名用户的使用,它的研发消耗的成本与精力之大,以至于任正非后来跟员工说,若是这次研发不成功,“我只有从楼上跳下去”。
任正非的这一决定也标志着华为正式进入电信设备供应商的行列。
20 世纪90 年代,正是深圳房地产事业蓬勃发展的时期,有人想拉任正非做房地产,却被他回绝了。他想成为企业家,而非大富翁。他认为,未来的世界是知识的世界。
一个更加广大的世界
进入21 世纪,华为迎来战略决策的关键节点,这个节点的核心在于,要不要发展以CDMA95 标准为代表的2G 系统,要不要抢占小灵通市场?
任正非认为,彼时的中国联通在短期内难以推动CDMA 项目上马,而CDMA95 标准相对落后,等中国联通开始招标时,这项技术或许已经不合时宜。因此,他选择发展技术更为先进的CDMA2000,以应对迅疾发展的市场。至于小灵通,任正非认为它的技术比较落后,不出5年就会被淘汰,最终选择了放弃。
不料,中国联通很快就进行招标,选用的正是华为放弃的CDMA95 加强版标准。与此同时,小灵通也在国内迅速风靡。
任正非推动着更加先进的技术,却没办法得到及时的回报。对一家发展中的企业而言,这是万分凶险的。在这种情况下,任正非决定带着自己的先进技术去开辟国际市场,以国际市场的发展带动国内技术的迭代。
任正非经常用“狮子和羚羊”的比喻来形容华为在市场中的角色。“为了不让狮子吃掉,羚羊必须跑得比狮子快;为了不饿肚子,狮子又必须比羚羊跑得快。”他认为,华为要同时具备这双重身份,在国内市场做“狮子”,在国际市场做“羚羊”。
2005 年冬天,一位记者在一场电信展会上问任正非,华为未来的发展重点是什么,任正非说:“我不知道,但我可以告诉你,客户指到哪儿,我们就打到哪儿。”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2138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