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下精彩故事,品世间百味人生【98故事网】
98故事网-经典故事_精选文摘_当代小说在线阅读
当前位置:98故事网 > 精选文摘 >成为奥本海默

精选文摘《成为奥本海默》

栏目:精选文摘|日期:2023-11-20|来源:读者|作者:轻浊|阅读:手机阅读

精选文摘《成为奥本海默》内容如下:

十多年后,他仍能背诵出其中的段落:“如果她能从别人身上,也从自己身上,看到那种对自身所造成的苦难的无动于衷,这种无动于衷,无论如何改头换面,都是一种可怕的、永恒的残忍。若能如此,她也许就不会认为邪恶是如此罕见、如此不同寻常、如此遥远,以至于可以心安理得地置身事外。”

奥本海默用心记住了这些话,因为他也看到了自己的无动于衷——他对自己给别人带来的痛苦漠不关心。这些内心里最深层的阴暗和罪恶感被人书写出来,让他如释重负。

从此,他变得更加宽容和善良,学会理解别人,学着如何与人相处,甚至成为一个富有魅力的招人喜欢的人。

但是事情并未就此结束。年轻的奥本海默尚不知道,他的后半生,将以一种截然相反的方式,为《追忆逝水年华》中的这段话所笼罩。

在世界面前,自我是如此渺小

“二战”爆发了。

身为一个德裔犹太人,奥本海默感到愤怒与恐惧。也就是在那段时间,他变得非常爱国。

当时纳粹正在向莫斯科挺进,这样的战争新闻让奥本海默感到沮丧,他也希望为美国做点什么,为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战争做准备,但他并没有什么头绪。所以他很羡慕那些去研制雷达的同事。后来,他回忆说:“直到我第一次接触刚萌芽的原子能事业,我才发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剩下的,就是《奥本海默》这部电影里着重表达的部分了。奥本海默被任命为“曼哈顿计划”的领导者,领导一众科学家进行原子弹的研究制造。

原本美国当局对他能否胜任有些怀疑,他们担心,让一个从未获过诺贝尔奖的人来领导一众诺贝尔奖得主,可能难以服众。他们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奥本海默与这个位置相当契合:才华横溢、思维迅捷、涉猎领域广、富有人格魅力。耐心和信念的缺失,让他很难沉下心来在某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但作为一个整合者,他再适合不过。

哲学家以赛亚·伯林把人分为两类,一类是狐狸型,一类是刺猬型。狐狸知道很多事情,而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

奥本海默无疑是狐狸型的科学家。当一件事既紧急又重要,需要多只刺猬来协同创造的时候,一只作为领导者的睿智的狐狸是必不可少的。用现在的互联网话语来说,相比专家执行者,奥本海默更适合做一个项目经理。

他找到了自己的最佳位置。

奥本海默的故事中余下的矛盾与张力,就都蕴含在电影《奥本海默》之中了:一开始他们研究原子弹,是为了针对纳粹德国,但在成功的前夕,希特勒自杀了。科学家们都认为,原子弹的研究已经失去了大部分意义,但由于他们的甲方美国政府,在此事上投入了大量金钱和资源,缰绳早已不握在这群科学家的手中。

“三位一体”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后,原子弹的威力超出了科学家们的预期。当得知原子弹可能会被投放到日本的城市中,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后,奥本海默的态度是犹豫和暧昧的。后来,他回忆道:“我只是陈述了我的担心和意见…… 我 反 对 投 掷(核弹)……但我并没有为自己的观点辩护。”

他以为核弹是结束战争、减少伤亡的唯一方法和最优解,事实上,原子弹只是众多结束战争的方法之一,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最终也会投降。

往后余生,他都在反对氢弹的研究,利用自己的声望推动核武器的限制措施。晚年,有一次一个记者问他,最近参议员罗伯特·肯尼迪提议约翰逊总统为了阻止核武器扩散与苏联展开谈判,对此他有什么看法。奥本海默说:“这晚了整整20 年……‘三位一体’试验的第二天就该这么做了。”

这使美国当局开始排斥和抛弃他,也使他的政敌有了打垮他的机会。

临近结尾处,《奥本海默传》这样写道:“这不过是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了他40 年前在科西嘉岛读普鲁斯特着作时学到的东西——对自己造成的痛苦漠不关心……是一种可怕而持久的残忍。”奥本海默绝不是漠不关心,他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在生活中给他人造成的痛苦,但他不甘心沉溺于内疚。他愿意承担责任,也从未试图否认自己的责任。但自安全听证会以来,他似乎已经没有能力或动力去对抗那些漠不关心的“残忍”。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实现了目标——他们杀死了他”。

尾声

奥本海默的故事,是关于责任与道德的故事。诺兰导演在采访中说,他最开始被这个故事打动,打算拍摄出来的重点是:“三位一体”试爆前夕,通过推算,他们得知原子弹的爆炸有极小的概率可能会点燃大气层,炸毁整个世界。但他们还是选择了继续进行试验。

这也可以归纳为《奥本海默传》后记中的一句话:“我们该为了拯救世界而冒毁灭它的风险吗?”

奥本海默回忆“三位一体”试爆:“有些人笑了,有些人哭了,大多数人惊呆了,一声不响。我心中浮现古印度圣诗《薄伽梵歌》中毗湿奴对王子说的一句话——我将变成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世上恐怕没有比这更大更艰难的道德困境了。

这并不是一件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电影《奥本海默》导演诺兰提到,他曾和人工智能科学家交谈过,他们担心自己的创造具有潜在的破坏性,他们称人工智能的当下,是“奥本海默时刻”。

人类历史总是如此。普罗米修斯会不断地出现,盗取各种各样的火种,人类只能悉数接纳它们,享受火的温暖,限制火的蔓延,承担火的风险。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2138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页 1 2
阅读相关精选文摘标签:人物故事
本站所有故事、文摘、小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2024 98gs.com 98故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3060号-2
合作 / 友链 / 建议请联系E-mail:3257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