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下精彩故事,品世间百味人生【98故事网】
98故事网-经典故事_精选文摘_当代小说在线阅读
当前位置:98故事网 > 精选文摘 >豆子的境遇

精选文摘《豆子的境遇》

栏目:精选文摘|日期:2023-11-07|来源:小品文选刊|作者:王兆胜|阅读:手机阅读

精选文摘《豆子的境遇》内容如下:

豆子的“硬”“实”“圆”“满”,都是好寓意。据说,不少围棋高手对局,由于用时过长,没时间正常用餐,又要费尽心力和耗尽体能,于是发现用炒黄豆充饥和补充能量的妙法。当一个棋士一边下棋,一边从旁边盒子里抓棋子,还将炒黄豆抓起来往嘴里放,很容易分不清到底是棋子还是黄豆。好在两者都是圆的,也是瓷实的,与方正的棋盘形成了“天圆地方”格局。还有个成语叫“撒豆成兵”,“豆子”虽不能用来战斗,但在着名军事家手上都是兵器。豆子还能派上其他用场:农民分房、分家、分地,有时就用“豆子”;延安时期的民主选举,不少农民用豆子投票;还有人在做重大决定时犹豫不决,也喜欢抛豆子以下决心。

小时候,农村有一种风俗,用胡萝卜和豆面做灯。家中能放的地方都放上一盏灯,除了给灶王爷,还会给粮仓、猪圈、鸡舍、磨房等送灯。用完了,就会将珍贵的豆面灯回收利用,像切面条一样煮着吃。老百姓常用“吃一百担豆子,不知道豆腥气”形容一个人不长记性;然而,黄豆面灯却有金黄的色泽,嚼在嘴里有一种特别的香气与韧劲儿,还有说不出的神清气爽。清明时节上坟送灯,胡萝卜灯是红色的,豆面灯是金黄色的,闪烁跳动的灯火苗是红色的,送灯人的心是虔敬与慌恐的。当离开之后走远,向墓地蓦然回首,还能看到如豆的豆面灯在夜色中闪烁,这既是一种贴心的陪伴,又是一种细心的倾听与无尽的诉说。

一直忘不了豆子变成豆芽的过程,特别是它亮相的那一刻:水泡的豆子被盖上湿布,置于暖室,豆子就开始做梦了,甚至会有一股股的梦香。有一天,突然打开盖布——这如新婚的盖头,映入眼帘的是簇新、亮丽、明澈的豆芽。黄豆芽露出金质,绿豆芽多了灵光,这是一个从现实进入梦境又回到人间的过程。豆芽是从豆子身上长出来的,豆芽茁壮成长,原来的豆子却日见消瘦,很快变皱变老变小,有的几乎看不到了。绿豆芽长长的,让人怀疑它不是从一粒小豆子中生成而成的。当加上老醋清炒,绿豆芽就会变得透明,在嘴里咀嚼还会发出脆响,那是一粒豆子毫不保留的全部奉献。有时,吃着这样的绿豆芽,常怀念父母,那些将所有日子与辛劳都奉献给儿女的伟大生命。黄豆芽似乎更有营养,它也有长长的嫩芽,但留下的豆瓣嚼在嘴里还是那么香醇,它的营养一半给了豆芽,一半留在豆瓣中。豆芽可能代表的是瓷实厚道、缺言少语的豆子的心事,我甚至能从豆瓣和豆芽中听到豆子所说的话,那是关于柔弱、干净、纯粹、坚韧的寓言。如将豆芽看成豆子开出来的心花也是可以的,它并不比豆子结子前的花朵逊色。

豆子变成豆腐是脱胎换骨的过程。它彻底改变了豆子的形状、颜色、味道,也让豆子以另一种形式长久保存。当遭受千磨万压,当豆浆经了卤水的点化,当在密封后得到长久的修炼,豆子一下子有了灵魂,也有了楚楚动人之美,这不只是说它有了美好的容颜,而是说更有了新的味道与内涵,特别是变得更有营养和不断可以翻新的美食。豆腐还与豆腐脑、豆腐花、豆腐丝、豆腐皮有关,还可进一步成为豆腐乳——让人销魂的一种美味。豆腐乳往往被罐装进瓶子里,以密不透风的方式挤压在一起,既连又分,整体与个体并存。人如果像豆腐乳一样生活,恐怕一分钟都撑不下去;豆腐却排列整齐,进入属于只有自己才能理解的修行。

臭豆腐是豆腐的变异,也是豆腐身上长出的怪胎。在此,白嫩变得黑黢,香气变为臭气,美变为丑。不过,吃过臭豆腐的人都知道,真正的香味是那种回甘,它藏在所有现象背后,或者说在时间的深处,以及人的灵魂中。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放着日常豆腐不顾,专找臭豆腐,这不只是回忆,更有说不出的沉醉,一种灵魂的对话。这也是豆子从发芽、开花开始,永远也不会想到的结果。

熬粥特别是腊八粥是国人的最爱,也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与象征。将不同的原料放在一起,像红枣、核桃、百合、米、枸杞等,再加上豆子,于是就有了混合着各种原料的食品。原来,各种原料是互不搭界的,然而,经过温火、水、时间、耐心,豆子开始与其他材料融合,慢慢变得黏稠起来,并有了温情密意,也有了一家人和平共处与融为一体的共情。据说,这样的粥营养价值很高,可延年益寿,更能增加福运的。

有人给孩子起名叫“豆豆”,鲁迅笔下写过豆腐西施,人们常用“刀子嘴、豆腐心”形容一个人,“豆蔻年华”中的豆蔻指的是十三岁少女,《憨豆先生》塑造了“憨豆”这个可笑可爱的形象,“厨子”和“厨房”都离不开一个“豆”字,“逗留”与“真逗”充满着悠闲与趣味,明清小说《豆棚闲话》是关于豆棚之下的故事集萃,等等。看来,豆子无所不在地充满着人们的生活,并有一些窖藏的深意和值得思考的内容。只是人们深受豆子恩惠而不自知罢了。

有时,需要听听人们说“豆子”;但更多时候,也要好好听听豆子在说什么,以及它们是怎么诉说的。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2125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页 1 2
阅读相关精选文摘标签:生活随笔
本站所有故事、文摘、小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2024 98gs.com 98故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3060号-2
合作 / 友链 / 建议请联系E-mail:3257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