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神奇的莲花洞》内容如下:
镇江的南山,山峦起伏,青山连绵,绿色葱茏,素以寺古、花奇、洞幽、鸟鸣而闻名于世,其人文名胜众多。隐于深山密林之中,颇具神奇色彩的莲花洞,便为其一。
莲花洞位于镇江南山景区西北的回龙岗山腰之上,距南山西入口约一公里余。此处四面环山,古树参天,修竹环抱,灌木丛生,无比静幽。此洞为一天然石灰岩溶洞。驻足观望,洞口高大,其景雄奇险幽。洞前有一奇形巨石,似若天然屏障,又如天工神雕,其形似莲萼,莲花洞由此得名。清代周镐绘制的《京江二十四景》中,有一幅《龙洞吟秋》,龙洞指的是莲花洞。曾有文字记载,洞前原有莲花祠,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毁。
进得洞内,只见洞底宽阔,深然幽静,曲折深邃,渐深渐窄。抬头仰望,洞顶高达5米多,岩顶、石壁之上,钟乳倒挂,石笋丛生。许是岁月沧桑,山林中人烟稀少,受大自然几千年风雨侵蚀,洞内岩石多有风化,地面泥土淤积甚多。主洞之中还有几个大小不一的支洞,因泥土沉积,洞口狭小,无法涉足。
莲花洞历史悠久,据清《鹤林寺》记载:“……莲花洞在白龙岗逆流泉上。明万历庚戌年,寺僧明贤和尚新辟,洞内曲折迂回,钟乳嵯崕,幻出天巧,洞前石龙奇胜。”有史料介绍,此莲花洞为明代万历庚戌年(1610年)鹤林寺明贤和尚发现并开凿,洞为岩石的裂隙常年溶蚀而成,岩石呈蜂窝状,怪石奇巧,天然玲珑。其主洞长约10余米,宽为3——6米不等,洞内东西中三个方向各有支洞延伸向山中。据省市考古部门近几十年数度发掘,在洞穴中先后采集到鬣狗、棕熊、豪猪、獾猪、犀牛及水牛、梅花鹿、猕猴、兔、鼠类、西藏黑熊等近20种古哺乳动物化石,动物标本达600多件。尤为珍贵的是一枚古人类的右下第三臼齿,并发现了一批古人类加工使用过的石器制品等,时代初定为晚更新世。可见,10多万年前的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便在这山林河流之中劳作生活,繁衍生息。
大自然可谓千姿百态,无奇不有。令人称奇的是莲花洞坐落于回龙岗山坡上的一块巨大的飞崖峭壁之上,旧有梵宇,清咸丰年间毁为平地。更为神奇的是,在距莲花洞北坡之下约一百米处,有一逆流泉(也称莲花泉、庆封井)。清嘉庆《丹徒县志》记载:“庆封井,在县治西南回龙岗庵下,水逆流,又曰逆流泉,齐庆封奔吴,与之朱方,聚其族而居,此井在所居之地。”据《吕氏春秋》云:“又去鲁而如吴。王与之朱方。”此为镇江首次见于史书记载之地名。此泉为圆形泉池,直径约2.25米,形似莲蓬,由人工采用不规则石块垒筑而成,其水自池底泉眼涌出,清澈见底,晶莹透亮,甘醇清凉,泉四周清幽秀绝。向西有条弯,似莲茎,流入小河,因泉水由东向西流淌,故名“逆流泉”。相传,春秋齐王庆封为避朝廷内乱,投奔吴国,携家族居于此,开凿此泉。唐陆龟蒙《庆封古井行》诗云:“古甓团团藓花碧,濎滢寒泉深百尺。江南戴白尽能容,此地曾为庆封宅。今歌此井示吴人,断绠沉瓶自兹始。”此泉每日出水量可达250立方米,泉水沿地形坡度较缓的山谷流下,汇于河沟,供人畜饮用和农田灌溉,其历史已有2000多年之久。
回龙岗莲花洞原地属蒋乔镇檀山村,几十年前此地住有农户,山林间为农田和果园,后陆续搬迁。历经政府多年打造,此处树木繁茂,山清水秀,成为南山第一幽境,隐现于山崖丛林的莲花洞,一年四季吸引了众多游人慕名前来,寻觅沧海桑田的变迁和大自然的无限神奇。
莲花洞的考古发掘,对研究我国古人类的分布及长江中下游地带动物种群的划分、迁徙与演变,具有重要价值,已被列为江苏省和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2038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