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我喊保姆为“爸妈”》内容如下:
上世纪60 年代初,我在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呱呱落地。据说,我一被抱出医院,父母便送到保姆家全托,双亲不得不奔向一百公里之外的矿山工作。
保姆夫妇俩淳朴善良、和善热心,都是从旧社会苦熬过来的劳苦大众。男的邻居们亲切称呼为“杜二哥”,一双深邃的眼睛、背微驼,从童年时起就在工厂做工;女的按旧社会的习俗,都称之为“杜二嫂”,含辛茹苦抚育了5 个壮实的儿子,不仅有丰富的育儿经验,而且还炒得一手好菜。为补贴紧巴巴的日子,她还不计脏累找一些零活干,如给人家洗衣服、倒马桶、搬运货物、拉板车等活儿。
由于是全托,我自然成为杜家一员。打从有记忆起,我都认保姆夫妇为自己的“爸爸、妈妈”。一年中与父母少有的见面,我都叫他们“叔叔、娘娘”,害得父母只有潸然泪下。
保姆家的日子固然过得紧巴巴的,但从未亏待我这个上门托养之童。保姆家与我家算是邻居,居住在南岸区下龙门浩觉林寺旁的一处民宅群里。据说此民宅是没收旧社会官僚资本的房产,解放后因周边工厂较多,就分配给广大工人阶级居住着,每户人家都有三五成群的子女,居住面积十分狭窄,但邻里的温馨氛围是如今不能比拟的。
自打我记事起,保姆家的几个大哥哥就经常上南山打鸟、下湖里钓鱼、到溪流捞虾蟹等,用各种方式烹饪让我食用,以保障我生长的营养。那个年代,重庆南山上的各种鸟儿数不胜数,一把弹弓就可收获不小;没有环境污染的小溪小河,清澈见底,一只簸箕就能收获无数鱼虾蟹。几个大哥哥轮番为我制作至今难忘的美食。麻雀肉沾上盐,包裹上南瓜叶,放入炉火中烤制,香气诱人;鲫鱼用瓦罐细火熬制,奶白色鱼汤让人馋涎欲滴;小虾小蟹用铁锅干烤,蘸上酱油,让你满嘴生香。后听保姆家人说,别看我是个小娃娃,从未被小鱼小虾卡哽过。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每当我路过当年的南岸区下龙门浩时,见当年的绿水青山、飞鸟鱼虾已不复存在,现代生活中的珍馐佳肴吃过不少,唯有当年粗制的山珍野味,在大脑中久久不能散去。
五十多年了,在脑海不能泯灭的影像是:保姆家每天的晚饭总是暖融融的,昏暗的白炽灯下,全家及我这个小成员,围坐在一张擦洗得发亮的方桌边吃饭。劳累了一天的夫妇俩,总会倒上一杯白酒慢品细斟,以消除一天的疲劳。
在保姆家的精心呵护下,我一天一天地茁壮成长,终于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不得不远赴百公里外的父母身边,进入矿区子弟校上学读书。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才慢慢从保姆家的环境中走了出来,真正接受自己的父母双亲。
然而,每年的寒暑假我都要回主城区的大伯家玩耍,只要一放下行李,我就一溜烟地跑到保姆家。每当我出现在两位老人面前时,杜伯伯夫妇俩总是那么惊喜地抱住我,像游离多年的儿子回到身边一样,一边慈祥抚摸,一边悄悄流着泪花。在那个物资特别匮乏的年代,夫妇俩总是变着花样让我吃好喝好,并在家中住上几日。每日开饭,老夫妇俩就会在我面前郑重地摆上一只酒杯,倒上白酒,让我与他们共饮。那个年代,白酒基本上是散装白酒,更没有品牌名酒。我虽然喝不了几口,但让人感到特别的温馨与放飞,只有在保姆家才有这种“待遇”和仪式感。
从小学到中学的每次寒暑假,我都重复着这种游子归家的惊喜与独有的“待遇”和仪式感。虽然是再普通不过的散装白酒,却让我心里特别的亲切与温暖。当时,我就在想:工作之后,自己一定要买上品牌白酒,与两位老人慢慢细品。
后来,我参加了工作并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在上世纪80 年代,结婚向亲朋好友发喜糖是必须的环节。我想到的第一人就是保姆。于是,我与新婚的妻子请好假,从百公里外的矿山,颠簸七八个小时赶到主城。为了不给二老添麻烦,我特别错过饭点,带上喜糖和两瓶当年特别流行的“习水大曲”去看望二老。
刚进屋,见两位老人已经显得十分苍老,呆滞的目光端详我俩多时,才惊喜地说道:“哎呀!这不是我的利儿嘛!!!”说完,两眼流出一行热泪,把我夫妻俩的手紧紧握住,久久不放开,生怕我马上远走高飞。
一阵家常之后,老人默默走向门外的厨房,我知道他们俩要去做吃的,赶紧说道已经吃过饭的。但老人根本不听,也不停歇。生火、淘米、蒸饭、切肉、炒菜等一系列操作,一阵忙碌之后,老人端上饭菜,毫不意外地在我俩面前摆上两只酒杯,倒上白酒。这一刻,我双眸模糊,瞬间回到了温暖的童年——昏暗的灯光下,洗得发白的方桌旁,两位慈祥的老人,陪伴着大眼睛、胖乎乎的我……
这顿饭我们吃得特别的长,酒也喝得特别的香!饭后,老人在他们的大衣柜里,一层又一层地翻找着什么。不一会儿,老人手握一卷十元钞票,硬要塞进我手里,说是给自己儿子的喜钱!我怎么能接受老人含辛茹苦积攒下来的血汗钱呢?虽然老人五个儿子都成家立业、事业有成,日子也过得宽松了,但无论如何我是不能接受的!老人最后生气地说:“哪有儿子不接受父母的祝福?不接受,你心里就没有我们这个父母!”万般无奈之下,我只好接受这份特殊的祝福。
这之后,我也因工作和家庭的忙碌与奔波,再也没有去看望两位老人。后来,两位老人因年事已高,无疾而终,我也只好请亲戚们代为吊唁。
若干年了,不论是社交场合,或是家庭聚会,只要我端上白酒杯,眼前就会浮现出两位老人慈祥的面容。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2021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