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藿香叶》内容如下:
藿香有着独特的香味,如荆芥、芫荽一样,它的叶儿,是庄户人家饭桌上常见的配菜美食,常作点缀用,每次用量不大。
从另一个角度讲,食药同源,藿香具有化湿醒脾、辟秽和中、解暑、发表散热之功效,藿香正气液的主要原料,就是从藿香中提取的精华。
在我的记忆里,吃藿香仿佛与春季、夏季两个季节有关,秋冬季不常吃,许是因为落叶吃不到了。每每想起藿香,也就总会想起母亲做的“铺散疙瘩”。这是一种面食,可能只在豫东南地区存在,反正至少目前在其他省份不常见。
“铺散疙瘩”需早饭后和面、醒面,一般要在面团中淋入少许芝麻油。中午时分,面团从水中苏醒,柔软中透着几分劲道。提前在锅中爆炒葱花、姜丝、番茄,水开之后,把醒好的面团,用手扯成薄薄的大块面片,像波浪一样晃动着下入锅中。
再次水开之后,藿香闪亮登场。
记忆中,当小学教师的父亲回来烧锅,母亲做饭。而我的任务,则是去村头的地里掐藿香。土地金贵,乡亲们都用来种粮食,藿香这种点缀面食的配菜,一般都种在地边的角落里。
我家的地里和邻居大爷家的地里分别有灌溉水井,藿香就种在井边。掐藿香时,要挑不大不小的嫩叶,那时候我10 岁左右的样子,两只小手装满就行了,足够一顿饭用。
土灶地锅,炉膛柴火,面是自家种出的粮,菜是自家种出的菜,连小磨香油也是自家种的芝麻榨出来的。不像现在在城里每顿饭都要花钱,在农村,是靠庄户人家的劳作填饱肚子,所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村里人的餐桌都不丰富,家庭条件好的,间隔月把左右时间能吃上一顿肉,就非常不错了,反正我家一年吃肉的机会也只有个位数,甚至极少的个位数。可是,日复一日的清淡三餐,也需要口味的变化。于是,母亲就在地头种些藿香、芫荽、小葱、荆芥等,充当日常生活的调味剂。
前些年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也都不是太好,种不动地了,便来到了城里,住在和我不远的另一处亲友的房子里。但是,他们闲不住,早些年在附近的沙颍河河坡地开荒,依旧种菜。母亲心疼钱,顿顿饭都得买菜,她无法接受,即便是一两块钱,她也不舍得花。后来,父母开了足足有半亩地的河坡荒地,除了种菜,还种芝麻、黄豆。但这毕竟是城市,河堤要建公园,父母才彻底不种地了。但是,他们在小区的空置地,像别人一样还在坚持种菜,当然规模小了很多,仅“巴掌大的一小块地”。
今年开了春,母亲把她种植的两棵藿香挪到了我这里。可是我也没有地,只好种在了阳台的花盆里,没想到长得还不错。这几日天气回暖,枝叶茂盛,只是不晓得什么原因,大的叶片边缘出现了褐色现象。我查看后,浇了水,恐是干旱所致,不知道会不会改善。
这几天的午饭,我做最喜欢的炝锅面时,也撒上些许藿香叶,久违的味道从口入腹,直冲大脑的味觉神经,记忆里儿时掐藿香的场景便慢慢铺开。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2018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