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温柔的接纳》内容如下:
15岁那年,菲敏一个“勇敢”的决定,成了她人生的分水岭。
读中三(相当于初三)的这一年,她成绩不错,被校方分配进理科班。平日寡言少语的父亲,罕见地露了笑容,说:“理科好!上大学时,可以选读土木工程。”开设建筑公司的父亲,一心希望独生女菲敏可以成为他事业上的得力助手。母亲呢,脸上笑意汹涌澎湃,逢人便说:“阿敏进了理科班呢!”在那个年头,孩子入读理科,就代表了有出息。
菲敏呢,表面高兴,骨子里忧愁。一向喜欢文艺的她,一心想要选读的,其实是文科。面对兴高采烈的父母,她说不出口。自小她便是个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孩子,加上父亲性格严肃,父女俩很少交谈。母亲呢,朋友多、活动多,加上工作忙,交心的时刻也不多。可菲敏并不寂寞,她在文学的世界里找到了缤纷的快乐。母亲很满意时时刻刻埋首于书堆里的女儿,时常告诉他人:“阿敏是个从不让人操心的孩子。”
在理科班勉强地读了一个学段后,菲敏这个规矩得像是机器里一颗螺丝钉的孩子,居然起了“叛逆”之心。她擅自决定,由理科班转入文科班。这是她平生第一回忤逆父母的心意,如此毅然、如此决然,坚如磐石,有“壮士断臂”的勇气。
那天,在学校里办妥了转班手续后,她才感觉,恐惧像面团不断地在心里发酵,迈向家门的那双腿,软得像萎蔫的萝卜。她无法面对父亲的暴怒和母亲的伤心,找了家咖啡店,买了一杯咖啡,喝完了,又再买一杯——那是一个没有手机的时代,是一个“惹不起,躲得起”的年代。
暮色像落在宣纸上的墨汁,越扩越大,她知道自己没有办法躲到天荒地老,于是,在公共电话亭拨了电话。母亲的声音,爬满了蚂蚁:“阿敏,你在哪里?”她结结巴巴地说道:“我,我就快回家了。妈,今天,我办了手续,由理科班转到文科班了。”电话里,是死般的沉寂;旋踵,母亲的声音又响起了:“你回来吧,回来再谈。”
站在家门口,她觉得有丝丝缕缕的阴冷不绝地从心尖上渗出来、渗出来;然而,还没掏出钥匙,大门便被拉开了。意想不到的是:母亲的脸上,居然泛着蜻蜓点水般的笑意,有春临大地的暖意。她说:“阿敏,你饿了吧?想吃什么,我给你煮。”父亲坐在沙发上读报,看到她,搁下报纸,语调温和地说:“累了吧?快去洗澡吃饭吧!”
没有她所害怕的电闪雷鸣,也没有她所畏惧的滂沱大雨。
没有,什么都没有。
洗过澡后,母亲已经把一大碗她最喜欢的面线搁在桌上了。雪白的面线上面,是喜气洋洋的红糟鸡——那是家有喜事时,母亲常常煮的。她低头吃着面线时,眼泪吧嗒吧嗒地落在碗里。吃完了,母亲说:“再来一碗吧?”她点头。
临睡前,父亲走进她的房间,说道:“阿敏,行行出状元,读文科,也是挺好的。”
她在被窝里,泪如雨下;她以为、她以为……原来都是杯弓蛇影。
如今,担任校长的菲敏,经常苦口婆心地告诉家长:“孩子的选择,也许会和你们的心愿背道而驰,然而,你们温柔的接纳,却能给孩子一个幸福的人生。”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2002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