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不要沦为子女的“差评师”》内容如下:
她喜欢雕刻,妈妈嗤之以鼻:“喜欢雕刻有啥用?”
她画完设计稿给妈妈看,上来就是批评:“你弄这干啥?有啥用?看书去!”
她做一次饭,谁都能上来指点:“你怎么加这么多水?”
她想创业办个超市,妈妈不屑一顾:“谁上你这买啊,人家谁不是赶集去买!”
她想改变现状,寻求自我疗愈之路,妈妈嗤笑:“就是给自己找理由。”
在父母那里,范成金从未被肯定和鼓励过,得到的只有贬低和斥责。“有时候我感觉,我像地上爬的虫子。”
范成金希望父母不要再打压自己:“我长三寸,你们就给我打下两寸去,我就剩那么一点点,特别艰难地成长。”
妈妈表情木讷,既不反驳也不觉得自己有错,反复说着:“不要老翻旧账,你都33岁了,不出去上班好意思吗?”
妈妈完全不能理解女儿,她恨女儿不明白事理、不通情达理。
恨从何来?恨源自对自己现状的不满,源自女儿未能实现自己的期望,源自自己的付出没得到回报。说句扎心的话,这恨代表了相当一部分父母的通病。
但凡孩子没有如自己所愿,贬低、斥责、打骂、强制性要求就成了常用手段。
他们寄希望于——孩子挨打挨骂挨批评之后,能自动觉悟、主动认错、马上改正,并且百折不挠、积极进取、听话乖巧。
这怎么可能啊!
父母对孩子早期的评价,会成为他最初的出厂设置。父母给孩子设定成:你是被嫌弃的、不被喜欢的、笨拙的、不努力的、偷奸耍滑的。然后质问孩子:“你为什么不努力?为什么不优秀?为什么不自信点?”
孩子直接被击垮了。于是,有的孩子如我这般,看似过着不错的生活,却感受不到自身价值;有的孩子像范成金一样,把自己变得一塌糊涂证明父母当初的错误;还有的孩子似文章开头中的女孩,用自己的生命“报复”父母。
如果孩子连命都没了,做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
孩子是脆弱的,成长不需要敲打
我们应该给孩子设定什么样的“出厂设置”呢?
知名儿童精神科专家林红博士说:养育孩子最关键的,是孩子是不是很健康,是不是很快乐,是不是很善良,是不是有主见等这些人格层面的东西。家庭教育的最大挑战恰恰是,家长怎么去理解孩子,怎么让孩子每时每刻都感受到被尊重、被欣赏,活得有尊严、有价值、心情愉快。至于孩子身上所呈现出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在此,分享一个心理学教授贺岭峰的故事。
因为女儿同一道题错了4遍,他被数学老师叫到学校:“你们家长是不是觉得生完孩子就没啥事了?教育孩子的事儿全部推给我们学校老师啊?我们现在要求孩子写完作业后,家长要检查签字,你检查了吗?你知道吗?你孩子同一道数学题,现在已经错第4遍了,怎么做家长的?”
贺教授被老师训了一通,心里十分不好受,但他回家后并没有训斥女儿。他跟女儿说:“你最近一段时间的考试,数学的卷面明显比以前整洁多了,老师通过这件事情,看出你现在学数学的态度比以前更加认真了。所以,希望你以后在做题的时候,要更认真审题,要多验算,这样你的成绩才能提高。”
贺教授为什么不训斥女儿?有两层意义:
一是可以陪伴女儿一起探寻如何正确做题的方法;二是不将问题定性为孩子粗心、屡教不改,让孩子感觉到被尊重和肯定。
孩子和我们一样,都喜欢受到激励,受到肯定唯有在这种环境中,他才更容易进步,也更容易自信。
我知道很多父母担心:如果不批评教育、不时时敲打,他不改怎么办?越来越堕落怎么办?这是父母陷入了自己的剧情,自己从小在否定和打骂中长大,便很难相信,靠欣赏、接纳和鼓励就足以让一个孩子越来越好。
事实上,孩子没有过错,只有不成熟,而不成熟才意味着生长空间和成长可能。没有孩子天生是差的、坏的、不讲道理的,孩子天生都是向上向善的。
欣赏孩子的不成熟,把他当成平等独立的人去尊重、去爱护;接纳孩子本来的个性,用他乐于接受的方式跟他沟通;成为孩子的靠山,在他受挫折后,让他感觉到父母对他的关爱和支持。
当你怀着这样的信念去对待孩子时,你将发现,孩子会给你一个巨大的惊喜。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1986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