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下精彩故事,品世间百味人生【98故事网】
98故事网-经典故事_精选文摘_当代小说在线阅读
当前位置:98故事网 > 精选文摘 >鸣唱数亿年的昆虫“音乐家”

精选文摘《鸣唱数亿年的昆虫“音乐家”》

栏目:精选文摘|日期:2023-08-15|来源:知识窗|作者:黄增强|阅读:手机阅读

精选文摘《鸣唱数亿年的昆虫“音乐家”》内容如下:

中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古生物学者通过建立远古蝈蝈化石的形态数据库,发现2.4亿年前蝈蝈已经能发出12至16千赫兹的高频鸣声,这是迄今为止整个动物界最古老的高频声音记录。此消息一经发出,就引起中外动物学家及昆虫爱好者的关注。

蝈蝈别名为蹩踪、螽斯,还有“蚰子”“秋哥”“蛞蛞”“聒聒”等俗名。蝈蝈是昆虫纲直翅目螽斯科鸣螽属的一种善鸣的无脊椎动物,与油葫芦、蟋蟀共称为三大鸣虫,体表颜色有草绿色、褐红色等。在昆虫类鸣虫中,蝈蝈是体型较大的一种,体长一般在40毫米左右,外形和蝗虫相似,体形呈扁状或圆柱形。它头大,两根褐色的丝状触角比身子长,前胸背板发达,呈马鞍形,腹部膨大,尾端略尖而上翘,后足发达,善于跳跃,腿节上常有褐色纵向晕纹。

蝈蝈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但多数种类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蝈蝈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在甘肃、陕西、河南、山西、河北、山东等省。蝈蝈主要栖息于灌木丛、穴内、树洞、石下等,也喜欢在田野、草间、庄稼地、向阳的山坡等地方栖息。蝈蝈主要以植物的嫩叶为食,也会吃一些小虫子、新鲜毛豆、嫩茎、菜叶等。

蝈蝈是昆虫“音乐家”中的佼佼者,脱皮后3至10天开始鸣叫,其鸣声各异,有的高亢洪亮,有的低沉婉转,有的如潺潺流水,有的如疾风骤雨,声调或高或低,声音或清或哑,给大自然增添了一串串美妙的音符。虽然蝈蝈鸣唱声悦耳动听,但是只有雄性蝈蝈才会鸣唱,雌性蝈蝈是不会鸣唱的。不过,雌性蝈蝈有接听器,可以听到雄性蝈蝈的呼唤。

雄性蝈蝈是怎么发出美妙声音的呢?它的声音是靠一对覆翅相互摩擦形成的,这个“乐器”长在前翅上:左覆翅的臀区上有发音锉,音锉上有许多小齿;右覆翅有边缘硬化的刮器。雄性蝈蝈鸣叫时,两前翅斜竖起,音锉与刮器相互摩擦,即可发出声音。两翅越厚越大的,摩擦就越强劲有力,雄性蝈蝈的叫声就越大。

2.4亿年前,蝈蝈就会发出高频鸣声,所以颇受古今中外文化名人及大众的青睐,形成源远流长的蝈蝈文化。19世纪,法国着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力作《昆虫记》中就有一篇名为《绿色蝈蝈》的文章。该文是一篇妙趣横生的散文,作者通过生动传神的语言,把蝈蝈的外形、叫声和习性描写得活灵活现,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在我国的古籍中有许多关于蝈蝈的记载,其中《诗经》中的《七月》《草虫》《螽斯》等是世界上最早记载蝈蝈的文字。我国古代很多朝代的人都把蝈蝈当作宠物。在商周时期,人们把蝈蝈称作“螽斯”,有“繁衍旺盛,多子多孙”的美好寓意。在宋朝,人们生活富足,开始养蝈蝈。在明朝,从宫廷民间,养蝈蝈已经较为普遍,明太监若愚在《宫中记》中记载,皇宫内有两道门以蝈蝈的名字命名,一曰“百代”,一曰“千婴”。到了清朝,人们掀起了前所未有的“蝈蝈热”,许多皇帝都喜欢养蝈蝈。乾隆游西山时,听到满山蝈鸣,即兴赋诗《榛蝈》:“啾啾榛蝈抱烟鸣,亘野黄云入望平。雅似长安铜雀噪,一般农候报西成。”

除此之外,养蝈蝈的人用植物秸秆编织的蝈蝈笼子非常高级,且笼子结构异常巧妙。据说,明成祖朱棣要在北京皇城四角建四个角楼,每个楼都要建成“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并限令三个月内建成。众工匠不知如何建造,个个愁眉苦脸,无计可施。一日,一工匠出去散心,见一老者叫卖蝈蝈,便买了一只。回家一看,他惊呆了!原来那个蝈蝈笼子就是梦寐以求的“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于是,北京故宫的角楼就以蝈蝈笼子为原型建造出来了。

小小的蝈蝈从数亿年前的远古时期鸣唱至今,成为昆虫界的“音乐家”,无论是古代的帝王将相、达官贵人,还是现代的黎民百姓都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源远流长的蝈蝈文化。蝈蝈的寿命虽然很短,特别是野生蝈蝈,它从长成开叫,到衰老死亡,大约为三个月,俗称“百日虫”,但是它从不为短暂的生命自怨自怜,而是平淡地不停鸣叫,用自己卑微的生命演绎生活的精彩。这种无惧世间坎坷、坦然面对生活的境界,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启示。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1893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相关精选文摘标签:科普知识
本站所有故事、文摘、小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2024 98gs.com 98故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3060号-2
合作 / 友链 / 建议请联系E-mail:3257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