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学条编》内容如下:
“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每当听到这动听、美妙的歌曲,就感到顺耳,萦绕耳畔,于是脑中就想起条编的事情。
小时候,我经常随伯祖父,到集体生产队的条编加工场玩耍,在那儿看到伯祖父和七八个社员,蹲坐在一个院子里,手中不停地摆弄着细长而柔软的棉槐条子等,他们将一根根条子在眼前来回摇摆,就像绽放的礼花。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生产队劳动时,人们经常用到筐子、篓子,可以说当时队里运土、运肥,收获玉米、地瓜等农活,不是肩挑,就是用独轮车推。所以,生产队就组织了一部分专业人员常年进行条编加工、制筐。
后来,我在自家中,看到父亲、叔叔利用业余时间也学着编篓子,这样就可解决家中劳动工具的紧缺。我高中刚毕业那年,回队参加生产劳动,被队里安排做条编。作为学生的我见事新奇,一是这样可以学到一门技术,又可以不去田间干重体力活儿,二是可以享受整劳力的工分待遇。实际编完一天,肩膀酸痛,手肿胀,火烧火燎的。
刚开始,我对条编较有兴趣,在编匠师傅们的指导下,认真仔细地对待操作的过程。对于编篓子,开始先挑选二十四根粗细均等而细长的条子,每六根一组并排,分四组,然后交叉成“米”字形,这称为篓子的“经”条,再在“米”字形的周围上下穿梭盘圆编制,这称为“纬条”,把篓子底编好后,就进行扶立“经”条,用绳子围着绑扶,然后在底部周围与扶立的地方,缠绕十六根称重加固的粗条,这样一个圆筐已颇具雏形,然后,在“经”条的周围按要求依次环绕编制一定高度的条子。此时,会看到一个桶状的筐子显现,条子是那样有秩序的排列。最后,封顶编好筐沿。再选用四根较粗的条子,分两边相对方向顺着经条,相向中间靠拢拉紧架起一匝拱形“集合”的篓子把,再扭好,将匝捆扭好的拱形“集合”篓子把,再缠好表面,这样一个光滑的篓子(也称篮子)“把儿”就编制好了,篓子成功了。后来又学着编扁筐,用在独轮推车子上,还编过较大直径一米半的粮食囤底等。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业余时间自己又开始条编,一来解决了自家劳动工具的使用,二来把多余的篓筐拿到了集市上去“活跃”市场,增加了家庭收入。
都说环境影响人。1999年,女儿在山东商业学校学习美术,经过平日在家的观察,有一次在学校包装设计比赛中,她学着用细条子编织了一个酒瓶的包装篮子,竟然获得一等奖。
随着社会的进步,条编制品再也不是一种劳动搬运工具了,而是成为一种独特的条编艺术,已跻身进入国际市场,还有的做成机器物件的外部包装用品。
在绿色环保的启迪下,很多人认识提高,又开始提着条编、草编、竹编篮子等器具,去市场买菜、购物,这样可以取代塑料制品的浪费以及避免白色污染。
多年来,条编艺术制品已成为一项不可替代的工艺品和“非遗产品”,并且出口国外。现在百货大楼、超市里随处可见,有很多的条编花篮、水果篮等,当作一种上乘的礼品送人。微型的条编制品已成为珍贵的旅游纪念品。
欣赏着多姿的花篮,音响中又飘来美妙的童谣:“……编个花篮上南山,南山开满红牡丹,朵朵花儿开得艳……”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1742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