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摘《升职之后》内容如下:
祝贺你,你得到了一个升职的机会。兴奋之余,你又会暗自担心。你想到了着名的“彼得原理”:每一个员工都会被晋升到其不胜任的地位。优秀的工程师未必是优秀的企业总裁,一流的学者可能会变成平庸的大学校长。你会害怕,要做的事不一样了,自己还能做得更出色吗?
你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确实有些人在升职之后反而搞砸了。那到底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他们能力不行吗?并非如此。如果他们能力不行,就不可能得到提拔。那是因为他们遇到的困难更多了吗?也不是。失败的转型者遇到的挑战并不比成功的转型者多。之所以会有些人在升职之后反而搞砸了,是因为他们未能理解情境的变化,未能根据这种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认为:我之所以会被提拔,就是原来的工作做得好。那么,上级一定希望我延续之前的那种表现。这种想法是破坏性的。持续用熟知和擅长的方式工作,并且避免不熟悉的方式,会让人陷入一种拒绝承认现实的状态。
很多转型失败者还会陷入一种“行动陷阱”。也就是说,他们会想,我必须要表现一番,做一些事情。但如果没有考虑清楚转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贸然地一意孤行,会让人遇到更多的阻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外来者,遭到更大的攻击。
那么,你应该怎么避免在升职之后反而把事情搞砸呢?
在你升到更高的位置上之后,你的视野会更广阔。你看问题不会再只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自己的部门,而是会兼顾方方面面。这要求你必须从专才变成通才,能迅速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新领域中最核心和关键的知识。
在你升到更高的位置上之后,你影响他人的方式会发生变化。当你只负责一个小团队时,影响他人的方式更多的是靠权威和命令。这就好比基层指战员,要成为士兵的表率,要直接下达作战指令,还要身先士卒发起冲锋。但到了统帅全军的时候,决策会变得更加模糊。一件事情的因和果更为复杂,涉及的变量更多,结果的不确定性更强。这时你就需要学会分权,把任务分配给合适的人去干。让前线听得到炮火的人有更多的主动权。
在你升到更高的位置上之后,决策的性质也会发生改变。决策会受到更多因素的制约,也就是说,一件事是否能干成,不仅取决于这件事情本身,更取决于围绕着这件事情衍生出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较量。怎样让你的朋友越来越多、对手越来越少,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争取群众支持也变得更重要。这时候,你要学会用批发的沟通方式,而非零售的沟通方式——零售的沟通方式是一对一地影响别人,批发的沟通方式是一对多地影响别人。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似乎变成了一个演员。
解放军打仗有个传统,非常重视初战,而且初战必须打胜仗。比如,平型关大捷,这次战役集中了115师全师主力,对日本精锐部队的板垣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实施歼灭性打击。抗美援朝的时候,我军和美军第一次交手是云山之战。第39军经过3天浴血奋战,围歼美骑兵第1师第8团,并将其大部分歼灭。
初战必胜,一方面是为了增加自信,鼓舞士气;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熟悉新的局势,尽可能获取战场信息。同样的道理,当你到了更高的岗位上,要做一件新的事情时,也要重视初战,而且初战必须打胜仗。这意味着,你要选择一个有限度的目标,集中精力和资源先找到突破口。刚刚上任,最忌四面出击,摊子铺得太大,难免会顾此失彼。初战必胜,你会发现,一个小的成功能解锁后面的很多任务线,使你获得更多的机遇,一件好事就能连着另一件好事。
在职场中初战必胜,还意味着你在创建自己的部落文化。企业中能人很多,能够把一件事做成的方式也很多,但你更希望团队成员用什么样的方式做事?在多大程度上容许个人英雄主义?在多大程度上强制下级服从上级?初战也是一次现场演习。团队成员需要确定做事的界限:什么被视为成功,什么不是。一个团队的文化是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建立起来的。
最后一点,可能最重要。想要成功转型,想要初战必胜,还要去寻找最容易被上级关注到的成功。
赢得同事和下属的信任当然很重要,但你的上级如何看你也很关键。即使你并不完全认同上级的做法,但在思考先打哪一场战斗的时候,还是要学会先从上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先解决上级在意的问题。
鲍威尔上将曾经担任过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当他担任旅长的时候,美军中有一套所谓的现代管理评测评估标准。从旅到营,从营到连,每个月都要填表上报。鲍威尔并不认同这种做法,但他没有跟上级对着干。他的策略是,下大力气把所有的评估指标都抓上去,然后就能腾出手来做自己认为真正该做的事。
本文地址:https://www.98gs.com/wenzhai/1735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